九年级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内容摘要:

3、磷进行相同实验。 为什么。 3)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约是: (。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气: 【拓展视野】空气成分的发现【新课小结】【复习互查】【当堂训练】0 升,则此容器所盛空气的体积约为 ( ) A、50L B、21L C、40L D、70L 2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合理的是 ( )A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气体消耗尽、C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木炭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课后提升】 5、的自然资源C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D经常降雨的地区,空气是比较洁净的二(1)氮气是没有颜色;(2)没有气味的气体;(3)比空气稍轻;(4)05变成雪状固体;(5)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6)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7)氮气可用于合成氨;(8)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氢气合成氨气。 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7. 有下列描述铁生锈;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容易生锈;水结冰;当温度降到 0以下时,水能结冰。 其中描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_(填序号,下同) ,描述的是物理变化的是_,描述的是化学性质的是_,描述的是物理性质的是_。 6、*8.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所示: 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而且进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氮气的一些性 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某同学:用碳替代红磷, 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已知镁氧气 点 燃 氧化镁(固体) ,镁氮气 点 燃 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 (填“能” 、“否” ) 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 原因是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下图二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图一 图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