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沪教版内容摘要:
3、集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 常有以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 加入大理石 加入稀盐酸 收集 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10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A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双氧水水+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二、我来填1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中并不可少的原料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仪器名称:a:b: c: d: (2)瓶 b 中装的固体药 5、器名称),并注意将 15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 5g 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1)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 100 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 20 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一、我来选16. 由于大气中 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 列措施可行的是()A改变能源结构,发 7、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氮气20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我来填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按下列要求选择填空(只填序号)(1)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常用;(2)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可用;(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用22把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 瓶中倒入 液,迅速塞紧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试回答:(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 10、【分析】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9,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关系【解答】解: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选 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一般气体与空气密度大小的比较方法2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学生外无一生还这三位学生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卧在地上向外爬行他们逃生主要是利用了()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而湿毛巾可以防止灼热的空气烫伤呼吸道并吸收毒烟【考点】灭火的 12、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 13、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B、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不变色,故选项错误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