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方案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的总体布局、校舍的建筑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各个角 落的装饰布置都从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出发精心设计。 规章文化建设 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在遵守校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 的聪明才智。 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以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 长。 针对目前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可塑性强、容易受社会及周围环境 影 响等特点,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主动承担起育人职责,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教育理念,自觉将 “不求学生百分之百成 才,确保学生百分之百成人 ”作为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 加强德育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 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学 校教育全过程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正面灌输,积极引导,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从教学、管理、 服务各个方面入手,时刻不忘去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引导学生发奋学 17 习、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浓重的育人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要注意发挥第二 课堂和社团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体娱乐等各项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泄能量、发挥特长、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提高素 质,让学生的每一天都过得开心、顺心。 三是要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 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严格执行学生入党积极分 子推荐、培养、考核办法,坚持标准,确保质 量,使其在学生教育管 理中真正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要根据各自特点,大力开展各 具特色、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系科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共同 打造健康、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是要全面加强校园 网站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牢牢把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要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广播站、黑板报、 闭路电视、校园网站等,及时报道校园新闻,大力弘扬时代风尚,确 保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六是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激励学生达标争优、强 身健体。 要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把 “三理 ”教育引向深入。 要把心理咨询活 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教育学生学会沟 通、学会交流、学会宽容、学会关心、学会感激,敢于面对挫折、勇 于克服困难,确保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8 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 根据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经济状况和学院发展规划,依照省教 委有关文件及标准,确定本项目为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校区建设项 目全部教学基础设施。 项目建成后,校区在校学生规模为 160 个教学 班, 8000 名在校生。 总建设面积 万㎡。 包括教学楼 28000 ㎡、 办公楼 6000 ㎡、实验楼 8000 ㎡、体育场馆 4300 ㎡、图书馆 4200 ㎡、 礼堂 3600 ㎡、公寓 48000 ㎡、餐厅 9000 ㎡以及后勤等其他配套设施 900 ㎡。 总建设面积 万平方米。 建设条件 建设场址 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建设校区位于鹤壁市新区的职业教育园 区,浚大公路以北、京珠高速公路以东,占地面积 为 1055 亩。 周边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校校址为一块较为平整的耕地。 场地内无建 (构)筑物,周围无污染的工矿企业,基础设施齐全,适合本项目的 建设。 交通条件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南距郑州 160 公里,与新 乡相邻,北距古城安阳 40 公里。 鹤壁交通发达,京广铁路、 107 国 道、京珠高速纵穿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 19 是豫北地区经济和交通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地质、气象条件 ( 1)土壤地质条件 通 过钻探揭露和野外调查,场地内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 由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组成。 其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变化不大。 各层岩 土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 粉质粘土 黄褐色,有少量白色菌丝体及深色粘性土团块,见有植物根系、 根孔,节理发育。 湿,硬塑 ——坚硬状,具中等压缩性。 此层厚 —,主要存在于地表。 在本层上部一般有约 厚的耕土。 粉质粘土 黄、灰黄色,含有钙质结核,具有白色菌丝体,具管状大孔和水 平层理,夹有粉土薄层,局部偶夹有粉细砂薄层(层厚一般不大于 10cm)。 稍湿 ——湿(东部部分地区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坚硬 ——硬塑状(东部部分地区为可 ——软塑状)。 此层厚 —,底板埋深 —,为中等压缩性土。 粉质粘土 红褐、灰黄色,含有较多( 10%左右)的钙质结核及白色菌丝体, 钙质结核多成层出现,一般结核层厚 20—50cm,层内钙质结核含量 大于 30%。 以下钙质结核含量大于 30%,有少量白色菌丝体:上 部 Fe——Mn 质染色现象常见,局部被 Fe2O,染色为锈红 ——锈黄色; 20 节理发育,团粒状。 湿 ——饱和,可 ——硬塑状。 此层厚 —,底板埋深 —,具中等压缩性。 碎石土 砾石成份以灰岩、石英砂岩为主,有少量鲕状灰岩及火山喷发物, 分选、磨圆均较好,粒径一般在 5—10m 之间,大者大于 20cm,砂土 质充填,局部胶结为砾岩,稍密 ——中密状。 本层内夹有粘性土透镜 体,层厚一般在 — 之间,部分地区厚度大于 2m,含水量 较高,湿,可 ——软塑状。 此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 1,20m,在局部位置,本层上部有 — 的中粗砂。 根据几十年建设稳定性观察,地质状况良好,无特别不良现象。 ( 2)地下水条件 拟建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 19m 左右,属孔隙潜水类型。 其补给来 源为大气降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动态变化受季节影响,水位年变幅 2 —6m。 水质类型为中性,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 ( 3)气象条件 鹤壁市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冬季 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 主要气候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温 15℃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年平均日照时数 2300m 21 年平均降水量 673mm 平均无霜期 220d ( 4)抗震设防 该区地质结构稳定,根据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地 震烈度为 Ⅷ 度防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基础设施条件 给水 项目所在地位于鹤壁新区的职业教育园区,分别已敷设管径为 500mm 的给水干管 ,学校由管径为 110mm 的给水干管引入,拟建场地 周边已敷设环行管网,可满足项目建设需用。 排水 校区内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拟建场地周围雨、污管网已 敷设完成,经收集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排水需要。 供电 学校电源由鹤壁市新区供电管网引入,学校设独立变压器,通过 校内电网引入各项目设施,可保障项目需求。 供暖 鹤壁市新区集中供暖。 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由鹤壁市 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22 建设内容 第五章 主要建设方案 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校区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和自然环境相结 合的设计手法。 学校总建设用地 万 m2,约 1055 亩,总建筑面积 万 m2,分为教学、运动、生活和发展备用地四个功能区。 本项目为校区建设项目全部教学基础设施,主要建筑包括教学 楼 、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礼堂、体育馆 以及后勤等附属用房共 9 项,总建筑面积 万 m2。 具体见建筑设 施组成表。 建设项目一览表 单位: m2 序号 一 项目名称 主要建筑物 建筑面积 1 教学楼 2 图书馆 3 实验楼 4 办公楼 5 学生公寓 6 学生餐厅 7 礼堂 8 体育馆 9 后勤及附属用房 28000 4200 8000 6000 48000 9000 3600 4300 900 10 二 三 合计 公用工程 总图工程 1120xx 主要包括供配电、供暖、通信、消防、环保等工程。 主要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围墙、大门等。 23 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 1)学校建设既要有严谨求实的学术气氛,又要有活泼、轻松、 幽雅的花园式景观,做到二者完美有机的结合。 ( 2)设计吸取近年来国内、国外学校建设的先进经验,教学、 办公建筑相对集中设置,有利于学生交流并充分利用教学、实验空间 和设备,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 3)地 域化、信息化:综合河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在校园的 建设上体现地域风貌、强调校园文化品质、注重文化含量、营造浓厚 的文化氛围、体现校园的人文情怀、育人功能。 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 内涵和时代精神,把空间环境的主题、文化品质的提升贯穿于整个校 区的建设中。 (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校区建设除了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考 虑,还体现在不用尽现有资源,遵循弹性规划的原则,为将来的发展 留有余地,使未来的发展不破坏现有的格局。 真正达到经济性、高效 性以及近期和远期的有机结合,使校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设计思路 校区建设以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解读为本次建筑设计的触发点, 其基本精神和特点为:延续性和包容性;刚健勤劳,自强不息;崇尚 和谐;崇德重教,开拓创新。 设计方案 教学楼 24 ( 1)综述 教学楼组团是校区建设的教学中心,是学校建筑的核心组团,靠 近学校南侧浚大公路的主入口,西部为校游泳馆和篮球馆,北部为图 书馆,东部为校实验楼。 在教学区中心布置一个园林式花园,既能阻 断周边道路等噪声源对教学的影响,又便于学生课余的休憩活动。 教 学楼共有五栋,其中核 心教学楼主体六层,局部五层,其他四栋均为 五层。 ( 2)建筑空间 教学楼主要以标准教室(长 9m,宽 9m)、小教室(长 9m,宽 )、 合班教室(长 18m,宽 12m)三类教室为主,同时一、二层配有阶梯 教室。 教学楼的中间间距大于 36m,充分满足各自的通风采光要求。 楼内又具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及疏散楼梯,考虑到学生人员较多,底 层还。河南省鹤壁电子电路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方案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