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3课时)导学案(新版)沪教版内容摘要:

3、程 反应前 反应后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 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D反应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9:8【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1锰酸钾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A3g B. C. D. +3B=2C+3D 中,已知 好完全反应,生成 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3 反应,得 34 在化合物 、B 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7:4 B、14:3 C、14:7 D、14: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 4、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木灰)等分煎合可去黑痣”。 该药方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为:H) 2+2X,X 是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 ( )A. . . . 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6g 氢气和 2g 氧气反应生成 18g 水 B9g 氢气和 9g 氧气反应生成 18g 水C1g 氢气和 8g 氧气反应生成 9g 水 D8g 氢气和 1g 氧气反应生成 9g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 2B*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