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摘要: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三、巩固新知。 练一练的第三题。 师: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 生:„„ 师: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 生:„„ 板书设计: 名称 面 顶点 棱 正方体 6 个面,所有的面 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 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 个面,相对的面 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 条棱,可以分成3 组,每组 4 条棱的长度相等。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教 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 打算怎样研究。 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 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 (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 1)揭示 展开图的概念: 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20xx春冀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相关推荐
括 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考查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画三角形高、三角形内角和和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统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5 课时 第 3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第 1题 聪聪和亮亮同时看一本 100页的故事书。 师:交流发现的信息,再进行比较。
3、组共植树 50 棵,乙小组植树的棵数是甲、丙两小组的和的 ,甲小组植树的棵数恰是乙小组与丙小组的和,问每小组各植树14多少棵?【拓展延伸】9.(10 分)某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参与技术革新,设计了技术革新奖,这个奖项分设一、二、三等,按获奖等级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每年评选一次,下表是近三年技术革新获奖人数及奖金总额 )二等奖人数(人)三等奖人数 (人)奖金总额(万元)2011 年 10 20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发育的特点。 (1)学习类比法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类动物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方式。 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 生殖 , 体内 受精 ,卵生 变态 发育或 不完全变态 发育 两栖类 有性 生殖 , 体外 受精 ,卵生 多为 变态 发育 ,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 鳃 呼吸 ,成体生活在 陆地 上 ,用 肺 呼吸 鸟类 有性 生殖 , 体内 受精 ,卵生 受精卵
4、100 多人去该公园举行联欢活动,其中甲班 50 多人,乙班不足50 个班一共应付 920 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团体购票,一共只要付 515 、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答案解析1.【解析】选 力的质量为 个果冻的质量为 题意得 解得3=2,+=50, x=20,=30.2.【解析】选 格分别是 x 元/支,y 元/本,则解得5+10=42,10+5=30,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完成,找一至两人板书。 做完后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得。 全班交流算法,让板书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算得。 交流时重点说清十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 同桌互相交流, 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和班内交流,自己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路和方法 数位对齐 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除了可以用竖式计算之外, 36 加 18我们还可以怎样算
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