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计划内容摘要:

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铃鼓、沙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律动激趣。 学生随着《土风舞》音乐以律动的形式体验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作品的风格情绪,在律动中感受节奏型,为歌曲《土风舞》的学习做铺垫。 】 师拍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用声势律动拍出切分节奏学生模仿。 速度由慢到快,难度由易到难。 讲解难点节奏ⅹⅹⅹ。 学生用“啦”模唱《土风舞》,感受节奏“ⅹⅹⅹ ︳ⅹⅹ ⅹ o ︳”。 揭题:《土风舞》,简介。 【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的最基本元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并能听 辨出音乐中的切分音节奏。 】 二、自主探究,学唱歌曲。 (一)找一找。 学生听范唱找出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ⅹ ⅹ o ︳ ⅹⅹ ︱ⅹⅹ ⅹ o ︳ (二)读一读。 以接龙、齐读的形式按节拍读歌词,突出切分节奏,感受歌词表达的情绪。 【设计意图:在找、玩、读的活动中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清楚歌曲的节奏、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对歌曲更深层的了解。 】 (三)唱一唱。 教师用电子琴教唱歌谱(放慢速度),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 以师生、生生、男女接龙的形式演唱歌词。 ( 四)比一比 聆听范唱,比较不同。 歌曲处理,加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 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在聆听、模仿、比较、表现等各种方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处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 三、创编表演,体验情感。 欣赏视频,找出土风舞的舞蹈动作特点。 第 2 课 少年的歌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欣赏及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 ,充满帅气阳光的少年形象。 学会歌曲二 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的和协、音准与节奏。 唱准符点八分音符。 教学内容 : 欣赏并学唱歌曲《小小少年》,并学会二声部合唱。 唱准符点八分音符,把握好歌曲音准节奏。 教学重点: 能用阳光充满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演唱时声部的和谐、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 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 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 在别人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影片随歌声开始,歌曲四四拍 ,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旋律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作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这里也是歌曲教学的难点,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 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本节课通过师生谈话引 出学生平时中的烦恼与挫折,接着激发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 用充满阳光朝气的歌声演唱发声曲,把歌曲的难点简化为简练生动的发声练习 引导到歌曲的二声部旋律学习,这样把难点分散,逐渐加深,使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学习成功乐趣,在演唱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情带声培养阳光明朗的歌声演唱。 在学生学习二声部时注重培养演唱 习惯,如音准、节奏、音色、力度的控制与把握。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尊重音乐感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能力。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 过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创设各种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能力。 整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挖掘教材中的音乐要素,旋律美,情感美,和声美、节奏美等等,这样从音乐的角度,用音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培养音乐素养。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通过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审美、感受美、体验美,并创造美的能力,养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感受法等。 教学过程: 一 、淡话导入, 激发情感共鸣 谈谈烦恼与挫折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 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担你烦恼与挫折吧。 (学生交流诉说) 老师小结并激励 同学们,你们在长大,在生活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不管怎样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我们是否能通过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呢。 二、以情带声、演唱发声曲 出示发声曲 1)4/4 11| 6 11| 5 11| 4 11| 3 11| 2 11| 1 11| 7 2 1| 1 0 2)变化组合二声 部 a 师有感情地示范演唱 b 老师慢速的范唱 c 学生慢速演唱 d 再次演唱,但提要求 (如何体现少年阳光朝气自信的形象呢。 我们的演唱姿势、歌声、力度、速度应该怎样。 ) (这条旋律唱得很熟练的基础上学习二声部) (2)变化组合二声部 11| 6 11| 5 11| 4 11| 3 11| 2 2 1| 1 0 11| 4 11| 3 11| 2 11| 1 11| 7 2 1| 1 0 a 老师与学生慢速钢伴演唱 b 学生合作钢伴演唱 c 提要求演唱(音准与节 奏、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与自己的歌声的协和) 三、顺着歌声,引出歌曲《小小少年》的二声部 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表现外国少年儿童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烦恼与挫折的歌曲《小小少年》,请听歌曲《小小少年》。 初听歌曲范唱。 问:你听了这首歌曲心情如何。 听出歌曲中的不同声部了吗。 (听后学生回答) 出示歌曲高声部旋律 (师声情并茂地范唱 —— 高要求慢速学生演唱 —— 学生熟练自信朝气地演唱) 4/4 11 6 64 16 6 5 34 5 56 54 3 11 6 64 16 6 5 31 5 53 21 1 弹出低声部旋律(同上) 4/4 11 4 41 14 4 3 12 3 34 32 1 11 4 41 14 4 3 11 3 31 21 1 二声部合作演唱 a 听琴演奏二声部,请你们找找自己的声部 b 随琴轻声慢速演唱自己的声部 c 假如还唱不好,教师在听他们演唱时注意哪个地方特别难,单独练习 d 加快速度演唱二声部 e 加上歌词慢速演唱演唱。 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学生合唱部分。 (两段) 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出示歌谱。 a 学生慢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旋律。 刚才老师唱的是歌曲第一部分,现在请你们也来有感情的演唱。 b 假如学生八分符点唱不好(运用对比听辨,让学生听辨学习) c 学生听辨对比中引出符点八分音符 X x . 师:其实这样的节奏也不难,在生活中,听到过马儿奔跑的声音吗。 谁能模仿。 (学生回答) d 出示: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e 学生模仿马蹄声(可多次反复练习 在学生很熟练的基础上教师慢速带领学生无伴奏下演唱第一部分) 假如学生还唱不好符点,在单独练习“ 76 5”、“ 32 1,在琴声伴奏下演唱,或 者比较。 完整随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 欣赏全曲范唱。 我们该如何表现少年阳光乐观的少年呢。 (引导学生从歌声、表情、精神面貌等方面入手表现歌曲) 朗读第一部分歌词 读后问:有什么感受。 (学生讲解歌词) 演唱第一部分歌词(强调附点) 23 4 42 76 5 眼望 四 周 阳光 照 1有表情地、阳光大方自然的歌声演唱全曲。 四、课堂延伸 欣赏电影《英俊少年》主题歌 欣赏全曲 谈话交流,产生共鸣。 这位少年名叫海因切,他从小没有母亲,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他以自己的 诚实和善良克服了,生活给他的困难与挫折,最后一家人团圆,而我们生活在阳光的时代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小少年》,学习主人公的乐观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精神,让我们的勇敢战胜困难欲挫折吧。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与挫折吗。 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担你烦恼与挫折吧。 (学生交流诉说)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 ,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复听: 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师生问好 ,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 注:学生听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再听 导入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能激起学习欲望 学生自己听辨,对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是一个锻炼,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 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 绪的。 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 (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口琴示范演奏 ,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 ,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口琴伴奏 ,生:演唱 四、 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 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书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五、扩展: 歌曲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 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 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出示歌词) 小结 悲伤的牧羊姑娘形象 给歌曲取名字: 师:咱们听了器乐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对了咱们今天欣赏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六、思想教育: 师:大家看黑板,咱们今天欣赏的乐曲都和放牧和牧童有关,那么同样都是牧童,可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却完全不同呢。 师:就是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 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 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 生:再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七、结束: 师: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通过欣赏音乐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我从音乐本位出发,深度挖掘教材的潜在文化要素,并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课件准备不够充分、教学时间把握不够充分、竖笛演奏音效不够理想等,这些不足之处我会及时总结,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技能目标: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知识目标: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 教学用具 :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 音乐可随时点击页面 停止。 )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身体。 二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 师:这段活泼的音乐旋律,你熟悉吗。 它是德国著名电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