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区域地理热点分析内容摘要:

” 为前提的 “ 蒙巴顿方案 ” ,对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悬而未决,为日后的印巴争端埋下了伏笔。 按照 “ 方案 ” 的原则,该地区应以宗教作为决定加入印还是加入巴的基础。 该地区人口中穆斯林占多数 (约 77% ),但政权却掌握在信仰印度教的土邦王手中。 是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发生冲突,土邦王宣布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导致两国在该地区人打出手,酿成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8年两国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停火,根据随后划定的停火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面积的 70%,巴基斯坦占有 300h。 按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最终归属应取决于公民投票,巴基斯坦认为对已有利,因此长期 坚持联合同的解决方案。 印度时此则持有异议。 由于归属问题仍未解决。 1998年 5月,印巴竞相实施的核试验使这对宿敌的关系又趋于紧张,印巴关系更加脆弱。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两国对归属问题存在分歧、联合国及其安全理事会未能采取有力措施,是导致该争端长期拖延未决的重要原因。 印巴两国搁置分歧,尊重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 【 考点关注 】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与农业、航海的关系;南亚的地形特征;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水文特征;黄麻、茶叶等农作物的分布与区位分析;重要矿产与城市的分布;综合国力的要素;印度人口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与中印关系等。 • 4.欧洲 . • 热点成因: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二次大战前一直是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核心,影响和决定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次大战以后,欧洲各国联合图强,开启了区域一体化的先河,以集团整体实力的优势与大国抗衡,克服了面积较小,资源有限,综合国力不强的劣势,通过区域一体化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 自 1965年 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西欧六国签订了 《 布鲁塞尔条约 》 ,到 1993年 11月 1日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即 《 欧洲联盟条约 》 开始生效,欧洲联盟正式诞生。 再到 2020年 5月 1日,波兰、捷克等 10国加入,欧盟已扩大到 25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单位;形成了欧洲统一大市场。 并在从一个单一的经济贸易组织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