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32放射性衰变ppt教学课件内容摘要:

稳定的新元素A ′X′ Y ,则衰变方程为AZX →A ′Z′ Y + n42He + m 0-1e.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 A = A ′ + 4 n , Z = Z ′ + 2 n - m .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n =A - A ′4, m =A - A ′2+ Z ′ - Z . 由此可见确定衰变次数可归结为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个重要的衰变 2 3 8 9 2U →2 3 4 9 0Th +42He 2 3 4 9 0Th →2 3 4 9 1Pa + 0-1e α粒子和 β粒子衰变的实质 α粒 子实质就是氦核 , 它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 . 当发生 α衰变时 ,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减少 2, 中子数也减少 2, 因此新原子核的电荷数比未发生衰变时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少 2,为此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两位 . β衰变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电子 , 即放出一个 β粒子 , 同时还生成一个质子留在核内 , 使核电荷数增加 1, 但 β衰变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 , 所以发生 β衰变后 , 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核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后移动一位 . 三、半衰期 定义: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半衰期公式: 设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 T ,原来的质量为M . 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时间 T ,该元素剩余的质量变为12M ;经过 2 T ,变为14M ,即122M „„ 依次类推,经过时间 t ,即经过了tT个半衰期,该元素的剩余质量变为 m = M12tT,式中, m 为该元素剩余的质量, M 为该元素原来的质量, t 为经过的时间, T 为半衰期. 半衰期公式的适用条件 半衰 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个别原子核经过多长时间衰变无法预测,对个别或极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而言. 三种射线的本质特征 【 典例 1】 将 α、 β、 γ三种射线分别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下图表示射线偏转情况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已知 α 粒子带正电, β 粒子带负电, γ 射线不带 电,根据正、负电荷在磁场中运动受洛伦兹力方向和正、负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方向可知 A 、 B 、 C 、 D 四幅图中, α 、 β 粒子的偏转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偏转的程度需进一步判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 r =m vBq,将其数据代入,则 α 粒子与 β 粒子的半径之比为: rαrβ=mαmβvαvβqβqα=411 840 c c 12 ≈40 91. 由此可见, A 项正确、 B 项错误.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设初速度为 v0,垂直电场线方向位移为 x ,沿电场线方向位移为 y ,则有: x = v0t , y =12qEmt2,消去t 可得: y =qEx22 m v20. 对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