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6人类文化与文化遗产内容摘要:

成的综合艺术宫殿。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1989年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但是,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肆虐的风沙,使莫高窟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之中。 历经沧桑的洞窟内,有着 1000多年历史的壁画在不断衰变。 壁画随时都有脱落的危险 .参观者制造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水气可使壁画崖体内的盐溶解并向壁画表面运移。 当湿度下降时,这些盐会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于是壁画病害出现了。 这就是莫高窟的“人祸”。 (1)如今窟顶建立起了生态防风系统,莫高窟的降沙量已下降了 80%; (2)洞窟最高旅客容纳量已经进入数据分析阶段,不久的将来一个数字化的虚拟莫高窟将建立起来承担旅客接待任务,把洞窟里的众神从疲劳喧嚣中解救出来。 与传统的洞窟实地观览不同的是,在虚拟漫游系统中,将来游人既可以欣赏到莫高窟的石窟外景、洞窟建筑结构,又能跟随电子向导进入洞窟内部,身临其境地欣赏精美的壁画和彩塑,同时,通过演示厅的多媒体节目展播,了解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3)《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 三国 遗产委员会共同参与了保护工程。 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这块曾经的“吾国学术之伤心地”,正在为全国、世界提供经验。 新疆克孜尔石窟、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法老墓正在使用 敦煌 85窟的经验。 而这次对莫高窟的修复,确是人类输不起的一次文明拯救。 阿富汗境内的世界最高立式佛像巴比扬大佛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山地国家,为连接印度、西亚与中亚的交通要道,东西方文化都曾在这里交汇 .中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从长安到印度求法,曾途经巴米扬。 他在 《 大唐西域记 》 中并详细记录了高大精美的佛像。 巴米扬石窟拥有两项世界之最: 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 大佛大约雕造于公元 4~ 5世纪间,经历风风雨雨,战火沧桑,至今已有 1500多年的历史。 2020年3月,是本 拉登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炸毁阿富汗境内的所有大佛。 塔利班政权不顾世界范围内的抗议,用炸药和大炮将两尊佛像摧毁。 如今,阿富汗政府正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 耗资 900万美元 ,正计划通过先进的激光技术,在巴米扬大佛遗址上重现千年佛像的面貌。 4年前被塔利班政权炸毁的巴米扬大佛,有望在 2020年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件被历史尘封的艺术品承载着人类的千载时光、宗教信仰以及当时的文化,即使我们今天重塑巴米扬大佛,如果万幸没有沧海桑田,也要等到千年之后再去体会它的魅力,而那时它所代表的意义早已变迁,今人绝对是无福消受了。 中国个别遗产地“重申报轻保护”,杀鸡取卵式地开发,使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不仅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损害,还受到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 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焚,曲阜“水洗三孔”,泰山违规扩建索道,黄山大兴土木建设豪华宾馆,乐山风景区建“巴比扬大佛”,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 …… 我国曾有 14处“世界遗产”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监测与质问。 如何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这是世界性课题,每年世界遗产年会都要探讨相关话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世界遗产没有“终身制”,如果保护不善,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名胜将有可能被列入 《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 ,一旦列入该名录,就意味着它有被取消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