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高一上王权与教权3内容摘要:

七世的敕令导致“ 卡诺莎觐见 ” ; 1302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表更强硬的通谕却导致 “ 阿维尼翁之囚 ”。 为什么同一主题的两个文件引起两种绝然不同的结果。 这反映出西欧教权与王权力量的消长呈现什么趋势。 从 12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迫切需要消除封建割据,加强王权 十字军运动的失败,教会内部腐败等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其倡导者天主教会威望大降 公元 13世纪末期以后,教权逐渐衰落,王权加强的背景 11世纪末,在罗马教廷的倡导下,西欧教俗封建主以及部分大商人组成联军,以向进犯“ 圣地 ” 伊斯兰教教徒展开 “ 圣战 ” 的名义,对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了持续近 200年的侵略性军事远征。 由于远征部队每个成员在衣服上饰有基督教的十字标识,故名十字军 第一阶段 (公元 5至 11世纪) 王权与教权相互利用时期 王权与教权对抗 教权极盛时期 第三阶段 (公元 13世纪末叶后) 王权加强 教权衰退期 教权干涉王权, 王权控制教权。 第二阶段 (公元 11~ 13世纪) 王权和教权之争几乎贯穿了西欧中世纪的整个中后期,那么这种争斗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如何看待王权与教权争斗的历史影响。 王教斗争其实是西欧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围绕 权力和财富 的争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实质 教权的极盛,封建神学控制一切,西欧进入黑暗的中世纪。 王教之争,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进程,导致了欧洲政治局势的动荡 教皇的地位消失,王权的加强,民族意识的萌动,是西欧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历史影响 1.西欧中世纪早期的王权与教权关系,主要体现在 ①王权接近罗马教廷,想借教皇获得合法神圣的外衣 ②教廷则欲借助王权提供的武力来应付敌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