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第3章-第4节《离子反应》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章 物质的水溶液中的行为第 4节 离子反应知识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栏目链接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 1 )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 2 ) 改: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 ( 可溶 性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 ) 改写成离子形式; ( 3 )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 ( 4 )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要保证得失电子守恒。 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判断一个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 其方法可概括为 “ 四查 ” : ( 1 ) 查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 主要检查是否把反应产物写错 , 是否漏写离子反 2、应 , 是否符合反应物的组成 , 反应条件等。 如: 铁和稀硫酸反应: 2F e 6H= = 2F 3( ) 2H= = F ( ) C 4溶液和 2溶液反应: 4= = B a S ) 4 2O H= = C u ( 2 B 4 ( ) 栏目链接( 2 ) 查是否符合守恒规律 , 主要包括电荷是否守恒 , 原子个数是否守恒 , 得失电子数是否守恒。 如: 钠与水反应: = = N a ( ) 2N a 2 = = 2 N a 2 O H ( ) 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 = = F ( ) 2F = = 2F ( ) ( 3 ) 查是否符合拆分原则 , 主要检查是否将难溶物或弱电解质保留化学式 , 3、是否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 如: 醋酸与碳酸钙反应: 2H 3= = ( ) 2C O H C 3= = 2C O ( ) H C 溶液与盐酸反应: H C 2H= = C 2 2 C ( ) H C O3 H= = ( ) 栏目链接( 4 ) 查是否符合反应物的量 , 主要检查某反应物过量或少量时 , 产物是否和量相一致。 如: H C 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2H C O3 2O H= = C 3 3 2 ) H C O3 = = C a C ) a O H : H = = C 3 ) H C O3 2 O H = =3 ) 下列离子方 程式正确的是 ( ) A 向沸水中滴加 F 4、 e ( 3胶体: 3= = 3( 胶体 ) 3HB 二氧化硫通入 B a C = = B a 2HC 用 F 去工业废水中的 : = = H g S D a O H 溶液反应: = = N 栏目链接解析: 二氧化硫与 l 2 溶液不反应 , 故 B 错; F 能拆成离子形式 , 故 C 错; H 3也与 H 反应 , 故 D 错。 答案: A 变式训练 1 ( 201 3 四川卷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B ) A 通入水中: H 2 O = = 2 H C l OB 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 液: H 2 O 2 2H 2I= =I 2 2H 2 O C 用铜作电极电解 C 4 溶液: 5、 2 C 2H 2 O = =通电2C u O 2 4HD S 2 O 3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S 2 3 4H= = S 4 3S 2H 2 O 解析: 通入水中的离子反应为 H 2 O H H , 故 A 项错误;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 液的离子反应为 H 2 O 2 2H 2I = =I 2 2H 2 O , 故 B 项正确;用铜作电极电解 O 4 溶液 , 实质为电镀 , 阳极 去电子 , 阴极铜离子得电子 , 故 C 项错误; S 2 O 3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离子反应为 S 2 O 2 3 2H = =S O 2 S H 2 O , 故 D 项错误。 知识点二 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 6、量共存问题栏目链接常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分析: 1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 一般为弱酸根离子或易分解的酸的酸根 , 易挥发的酸的酸根 , 水解呈碱性的离子。 如: 3、 O等。 2 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一般为能生成不溶性碱的金属离子或生成弱碱的离子或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等 , 如: H、 、 、 、 、 、 、 、H C O3、 、 H 4、 H 、。 3 相互间反应生成沉淀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如: 4与 、 、 等; 3与 、 、 等; 与 、 、 、 等; O与 、 等。 4 因氧化性强而不能与强还原性离子大量共存 , 如: 7、 酸性条件下 与 I、 、 3等; 酸性条件下 3与 等 ( 但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 ; M n O4与 I、 、3、。 5 离子能相互结合形成络合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如: 与 : S C N= = )2 ; 2 N = = 2 栏目链接6 水解显酸性的离子 ( 如 、 等 ) 和水解显碱性的离子 ( A l O2 、 3 、 H C O3 、 C l O等 ) 不能大量共存 , 如: 与 A l O2 、 H C O3 : 3 A l O2 6H 2 O = = 4 A l ( 3 , 3H C O3 = = A l ( 3 3C O 2 ; 与 C l O: 3C l O 3H 8、 2 O = = F e ( 3 3H C l O ; 与 C l O: 2 C l O 4 O H H 2 O = = 2F e ( 3 7 溶液若无色 , 则不存在有色离子 , 如: 、 、 4 、 等。 室温下 , 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 、 B K、 3 、 C K、 4 、 4 D 、 、 、 析: A 项在强酸性溶液中可共存 , B 、 C 两项在强碱性溶液中可共存 , D 项在强酸中 被 3 氧化 , 在强碱中 生成 2 沉淀。 答案: D 栏目链接 变式训练 2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 组离子是 ( C ) A H、 、 、 2 3 B 9、 、 4 C K、 4 、 、 D 、 H C O3 解析: 因 H 、 、 3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H 、 2 3 能结合生成沉淀 , 则该组离子不能 大量共存 , 故 A 项错误;因 、 能结合生成 A g 淀 , 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故 B 项错误;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 则该组离子能大量共存 , 故 C 项正确;因 4 、 能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 、 H C O 3 能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 , 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故 D 项错误。 知识点三 离子反应在检验、分离和提纯中的应用栏目链接1 常见离子的检验。 ( 1 )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使用的试剂 反应 10、 现象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g N 稀硝酸 加入 A g N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沉淀在稀硝酸中不溶解 = = A gC l A 3溶液、稀硝酸 氯水、 加入 A 3溶液 , 产生浅黄色沉淀 , 该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加入氯水后振荡 , 再滴入 C C C C = = A g B r 2 B r= = 2C l A 3溶液、稀硝酸 氯水、淀粉溶液 加入 A 3溶液 , 产生黄色溶液 , 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加入氯水 和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I= = A 2I= = 2 C l 酚酞试液 紫色石 蕊试液 甲基橙 酚酞变红 石蕊变蓝 甲基橙变黄 栏目链接离子 使用的试剂 反应现象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C 酸、澄清石灰水 加入 C a C 再加盐酸沉淀溶解 , 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 C a C C 3 2H= = C C 2O H = C a C H C O3C。(鲁科版)第3章-第4节《离子反应》ppt课件
相关推荐
对在美术创作中表达主观情感、创作思维过程、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体验,从而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构图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feat. 这个队翻盘而险胜。 Step4 Discussion Discuss these situations in fours and then hold a class discussion. 1. Would you have behaved like the person in the reading and joined Captain Bligh in the open boat
质碳的还原性,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课件内容(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物理性质和 结构之间的关系,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环节四:布置作业 ( 1)回家后完成家庭小实验 ( 2)完成书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为 2: 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 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链接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2H2O == 2H2↑ + O2↑ 通电 中小学课件
1、二、汽化和液化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液态 与 气态 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 转化 呢。 路边的水变干了。 烧在炉子上的水壶中的水变少了。 早晨路边小草上的叶子上有露水。 冬天教室里的玻璃窗的内表面有小水滴。 水 水蒸气水蒸气 水水蒸气 水水 水蒸气蒸发:汽化: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在 任何温度 下都能进行 平和 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在 一定的温度 下才会发生的 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