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五: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摘要: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但我最喜欢过年。 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 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 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 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 从此,村庄太平了。 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范文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 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 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 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 ”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 ,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 真让我大失所望。 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 ......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二、 剪纸 •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有 1500多年的历史了。 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剪纸的分类 • 剪纸的分类应以。习作五: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
1、二、汽化和液化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液态 与 气态 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 转化 呢。 路边的水变干了。 烧在炉子上的水壶中的水变少了。 早晨路边小草上的叶子上有露水。 冬天教室里的玻璃窗的内表面有小水滴。 水 水蒸气水蒸气 水水蒸气 水水 水蒸气蒸发:汽化: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在 任何温度 下都能进行 平和 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在 一定的温度 下才会发生的 剧烈
,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为 2: 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 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链接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2H2O == 2H2↑ + O2↑ 通电 中小学课件
质碳的还原性,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课件内容(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物理性质和 结构之间的关系,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环节四:布置作业 ( 1)回家后完成家庭小实验 ( 2)完成书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你肯定会对现在的你所做的某些事感到后悔。 • 所以说,你现在就要 在你心中树立一个二十年以后的你,那个你会时时地告诫你:对我负责吧。 • 怎么才能对那个今后的你负责呢。 答案只有一个:向今天负责,抓住今天的机会,为今后的你打好基础。 看看咱们同学们是如何做的 几秒钟前某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 • 上课铃响了,还在与同桌聊天 • 上课半天,还没有找到卷子 • 假期作业拿来抄抄,应付老师检查完事 •
1、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四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知识点一 合成氨反应的限度栏目链接1 分析合成氨反应的自发性。 已知: N2(g) 3H2(g) 2g)H 92.2 kJ1S K 11在 298 K 时 , H 92.2 kJ1298 K ( 10 3) 1133.1 kJ10故该反应在 298 栏目链接2 合成氨的条件。 该反应是正反应体积减小 、 放热 、
而这个孩子只有10岁,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背篓,是他每天的劳动工具。 他说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交纳每年140元的学杂费 这个孩子只有 10岁 ,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背篓 ,是他每天的劳动工具。 他不能上学 ,因为家里没有钱交纳每年140元的学杂费 . 在他们眼里,幸福应该是这样的: 可以上学读书。 在上海苏州河西岸的光复里,外来务工人员在垃圾场上搭起了“滚地笼”。 狗年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