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11地球概述ppt课件内容摘要:
幅 数字地球图 采取了 1997年从几颗人造卫星上获得的数据,估算人们在卫星轨道上看地球的样子,然后加以艺术创造,在背景上添加了月亮。 图中的大风暴显示的是从北美洲西部刮起的 Linda飓风。 月亮放大了,有实际比例的两倍。 3. 地球的运动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 地球的表面积 km2,其中海洋占%, 陆地占 %。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形态按高程和起伏变化可分为: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洼地。 海底地形按其特征可划分为 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海岭或大洋中脊。 陆地地形主要类型 山地 : 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 500m以上的地区; 丘陵 : 海拔高度在 500m以下,为地表相对高差不大、山峦起伏的低缓地形; 高原 : 海拔高度在 600m以上,表面比较平坦且宽广,或偶具一定起伏的山岭与沟谷; 平原 :海拔高度在 200m以下 , 表面常为平坦或略有起伏 , 其相对高差小于 50m的广大宽平地区; 盆地 : 是中间比较低平 、 四周是高原或者山地的地区 , 因外形似盆而得名。 洼地 : 是陆地上某些低洼的地区 , 其高程在海平面以下。 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 湖水面在海平面以下 150m,称克鲁沁洼地。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4000m)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海底地形主要类型 海岸带: 海边水深在 20m以内的地带。 其特点是落潮时可露出水面,涨潮时又被海水所淹,因此该带又可称为潮汐带; 大陆架: 海水深度不超过 200m的浅海地带。 地势平坦,坡度缓,一般小于 176。 ,它是大陆边缘的延伸部分; 大陆坡: 由大陆架再向外海延伸,海底坡度突然加大,水深由200m至 2500m,这一带的海称为半深海; 大洋盆地: 海水深度自 2500m至 6000m,这部分海称为深海或大洋。 在大洋盆地的中部常分布着海下山脊,称为海岭; 海岭: 或称大洋中脊。 在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中都发现有海岭,它是一种线状分布的海底隆起地区。 海沟: 在大的边缓,往往分布着深沟,海水深度一般在 8000m至 10000m左右。 马里亚纳海沟: 11033m。 滨岸带 大洋剖面示意图 地表及海底地形 4. 地球的表面特征 东海大陆架剖面示意图 第三节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 地球的密度 2. 地球内部的压力 ( 地压 ) 3. 地球的温度 ( 地热 ) 4. 地球的磁性 5. 地球的物理性质 — 重力 6. 地球的弹塑性 7. 其他性质 1. 地球的密度 地球平均密度为。 地表岩石平均密度为 ~,而覆盖着地表面积达 3/4的水的平均密度为 1g/cm3, 都比地球的平均密度小得多 , 故推测地球内部物质应当具有更大的密度。 在 2900, 5100km作跳跃式的增加; 1. 地球的密度 岩石类型 平均密度 花岗岩 2 .6 7 g / cm3 玄武岩 2 .8 5 g / cm3 石灰岩、砂页岩 2 .6 g / cm3 2. 地球内部的压力(地压) 静压力:这是由上覆盖地球物质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地球的静压力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 地应力:来自地壳运动的应力,以水平力为主。 地压对煤矿区巷道的维护、煤及瓦斯突出的预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地热: 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源是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释放的热能。 地球内部热力分层: 外热层 (变温层 )为地球的表层,其热量绝大部来自太阳。 年变化影响深度一般为 1020m; 常温层 , 在外热层下界面附近,地温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深度大约在地表以下 1530m; 3. 地球的温度 — 地热 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3 7 1Km02 0 0 0 4 0 0 0C。 内热层: 指常温层以下的地球内部。 其特点是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 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为 3℃ /hm左右。 世界上不同地区,地温梯度都不相同,地球表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 ℃。 海底的地温梯度一般为4-8 ℃ ,大陆为0 .9-5 ℃ .大陆的地温梯度一般来说是显著低于海底的. 3. 地球的温度 — 地热 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3 7 1Km02 0 0 0 4 0 0 0C。 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磁偏角: 磁力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正北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 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偏角的大小各处都不相同。 在北半球,如果磁力线方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为西偏。 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较。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11地球概述ppt课件
相关推荐
,1965年 9月,获得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合作探究: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科学家为什么还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研制出“两弹一星”。 •①、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科技 • • ②、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奋斗 •③、人民的支持 …… 小结 科技成就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0年,地对地导弹“东方红一号”试验成功。 1967氢弹爆炸成功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 1 数学归纳法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121314 12 n 112 n1n 11n 2 12 n( n 1 , n N ) 分析: 该等式左边有 2 n 项 , 右边有 n 项 , f ( k ) 与 f ( k 1) 相比 ,左边增两项 , 右边增一项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的反映热中的概念辨析栏目链接1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异同 (见下表 )。 温馨提示(1)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是指化学反应 (即化学变化 )而不仅仅是放出或吸收热量。 如浓 即放热 (吸热 )过程与放热 (吸热 )反应的实质是不一样的。 (2)物质三态的变化是放 (或吸 )热的过程。 如图所示为物质的气 、 液 、
短缺的现状 珍贵 节 流 开 源 按照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 计算,从探明的储量分析,现地球 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可供人类 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 石油 4550年 天然气 5060年 煤炭 200220年 存储现状 水能 风能 核能 可燃冰 地热能 氢能 潮汐能 生物质能 太阳能 化石燃料 带问题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元素。 它们分别可能产生哪些燃烧产物。 、天然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 , 喂养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食量让它吃饱 , 马嘶鸣 , 可是马的主人却不通晓它的意思。 5.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6. 执策而临之 , 曰: “ 天下无马。 ” 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 “ 天下没有千里马。 ” 三 、 问题探究 1.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 文中的
细菌 过滤 蒸发 〔 实验室中所用的高纯水的制备] ① .蒸馏水 将水加热蒸发,冷凝蒸馏出的水蒸气即成为蒸馏水。 这种水能满足一般实验要求,用来配制化学试剂等。 ②.离子交换水 经过阴、阳离于交换树脂处理的水,即为离子交换水(也称去离子水)离子交换原理见硬水软化部分。 按水在地球上存在的部位,可将水分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植物水、地下水等 5种类型。 按水的纯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