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下两弹元勋邓稼先内容摘要:

初春,接受了制造原子弹的任务。 为什么说,这项工作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美国在 1945 年就使用了原子弹,而 13 年后的中国还未研制成原子弹,说明,中国国防落后了,“落后是要挨打的”。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美国的威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提出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要造出我们的原子弹。 毛泽东说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侮,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安宁,中国应有自己的核武器,使中国国防走向现代化。 ) 板书:服从祖国的需要。 ,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 (核武器研究是国家高级机密,不能让外国人知道,要绝对保密,所以参加研制的人员,对家属亲人不能说,必须离开温馨的家庭,还要隐姓埋名即不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暴露身份,不能著书立说,不能公开发表文章,不能出国交流。 而著书立说,作 学术报告,出国考察等等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名有利的事。 为了祖国的利益,邓稼先放弃了这些个人利益,这是爱国胜过爱自己,把国家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重的崇高精神。 ) 3 小节,师参照教参,讲述原子弹和氢弹研制的过程和成果。 板书 —— 1964 年研制并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7 年研制并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氢弹。 (邓稼先和战友们进行了顽强的技术攻坚战: ①在毫无资料的情况下,描绘出原子弹的轮廓。 ②在艰苦的数据验证中,解决了原子弹的理论推导。 ③在极艰苦的贫困、边缘山区,极困难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