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单元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内容摘要:
C .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D .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中小学课件 2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燃放烟花 中小学课件 C .蜡烛燃烧 D .电灯通电发光 答案: D 中小学课件 3 .下列变 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 A .酒精挥发 B .食物腐烂 C .火柴折断 D .固体粉碎 中小学课件 4 .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B )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 .铜丝导电 C .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 .着火点 40 ℃ 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 中小学课件 5 .使用容量规格为 x m L 的量筒量取液体,下图为量筒的实际情景 ( 只画出有关片段 ) ,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的读数应为 ( D ) A . ( b + ) m L B . ( b + ) m L C.a - c10b m L D . ( b +a - b5) m L 中小学课件 6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B ) A .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 B .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 .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 .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中小学课件 7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中小学课件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 D 中小学课件 考点训练 中小学课件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52 分 ) 1 . ( 20 14 武威 )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小学课件 解析: 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 , 属于化学变化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 有新物质生成 , 属于化学变化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 属于物理变化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中小学课件 答案 :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中小学课件 2 . ( 201 4 潍坊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3 . ( 2 0 1 4 梅州 )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平远脐橙榨汁 B .蕉岭竹笋晾干C .梅县金柚酿酒 D .五华水柿晒饼 中小学课件 解析: 平远脐橙榨汁过程中物质形态发生改变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蕉岭竹笋晾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梅县金柚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五华水柿晒饼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4 . ( 20 14 益阳 )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D ) A .水沸腾 B .瓷碗摔碎 C .石蜡熔化 D .动植物呼吸 中小学课件 5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中小学课件 解析: 测定溶液 pH 时,不能将 pH 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6 . ( 20 14 凉山州 ) 下列厨房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 .沼气燃烧 B .米饭酿成米酒 C .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 D .淘米水浸泡蔬菜瓜果 中小学课件 7 .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 “ 新物质 ” 生成。 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 “ 旧物质 ” ,下面对 “ 新物质 ” 和 “ 旧物质 ” 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 .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 .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 .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中小学课件 解析: 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他物质,不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质,但水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 A 错误;一个反应中的新物质,可能在其他反应中变成其他物质,例如前面例子中的生成物水通过电解又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故 B 错误; 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及用途上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物质,故 C 正确;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 D 错误。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8 . ( 2020 广元 ) 下列物质的。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单元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
相关推荐
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情境体验 1487 葡萄牙 里斯本 好望角 马林迪 卡里库特 达 伽马 葡萄牙 里斯本 1497年 葡萄牙 — 印度 洪都拉斯 1492年 欧洲 —— 美洲 哥伦布向西出航四次,发现了中美洲地峡和南美洲大陆。 麦哲伦海峡 西班牙 塞维利亚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时间 航海家 开辟的航路 14871488 迪亚士
1、课件 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搭 配 (一)课件 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 建立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会解决稍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 课件 能是 12。 还可能是 21。 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 1、 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12课件 用 1、 2和 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你都知道了什么。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⒉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 ⒊直接原因:传统商路受阻 ⒋技术条件:“地圆说”出现,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材料四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在 15世纪末…… 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化过程。 这样一来,过去那些以战争为专业的贵族们 …… 纷纷转向海上寻求出路,寻求新的发财之道。 同时,这两国的城市商人…… 希望发展自己的贸易事业,因而支持海上探险。
用原因,适用范围) 排水法 收集较纯净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干燥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由 端进气,排水法由 端进气。 a b 中小学课件 四、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 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特点: 两变两不变。 改变反应速率,不同的反应用不同的催化剂;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注意:改变速率不一定是加快
===== 2H2 ↑ + O2 ↑ 燃料电池 能量 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 干电池 蓄电池 手机、相机用的锂电池 三、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 •电池以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等特点,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池中的电能是怎样产生的呢。 化学反应能否产生电能。 ( 1)观察干电池的结构 实验探究 ( 2)把一块锌片和碳棒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做解释
1、检测内容: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择题 (10 5分 50分 )1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下列事例中 , 不属于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 )A 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飞行声 , 就能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 夏日里人们买西瓜 , 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判断瓜的生熟C 小强往水瓶里倒开水时 , 能听出水有没有装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