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4单元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内容摘要:

力发展教育。 (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 )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第 20课时 ┃ 考点聚焦 问题 解读 (2)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第 20课时 ┃ 考点聚焦 问题 解读 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第 20课时 ┃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 1.水是生态之基。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某一现状,谈谈政府如何实现“人水和谐”。 我国水资源短缺 (或人均占有量少 )——加强宣传,提高节水等意识;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循环利用、海水淡化 );等等。 时空分布不均 ——跨区域调配水资源;加强投入,兴修水利;等等。 水体污染严重 (或水资源利用率低或破坏浪费严重 )——严格控制排污;加强立法保护;等等。 第 20课时 ┃ 拓展提升 2. 【 新闻事件 】 2020年 11月 3日和 11月 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完美的交会对接。 “天神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 外媒评论 】 我国“天神对接”之后,英国 《 金融时报 》评论:中国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超出人们的预料。 美国这回听到的不是追赶者的脚步声,而是发现有了一位新的竞争者。 阅读 【 新闻事件 】 和 【 外媒评论 】 之后,你有什么感悟。 我国“天神对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 20课时 ┃ 拓展提升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等等。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对外开放的国策 例 1 [2020宁夏 ] 入世 10年来,我国进口增长了 倍,出口增长了 ,国内生产总值从 2020年的 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 2020年的近 40万亿人民币。 这说明 ( ) ① 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②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我国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我国只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B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 从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这应归功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①正确;入世以来进出口贸易额同时大幅增长,是我国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政策的结果,③正确;我国当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错误;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④错误。 ①③正确,故本题选 B。 ► 探究点二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例 2 [2020沈阳 ] (多选 )图表中的数据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利于 ( ) A.控制人口数量 B.消除贫困差距 C.提高人口素质 D.降低人民生活水平 AC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 本题考查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分析图表中的文字信息及数据信息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下降,大学文化程度比例提高,这说明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A、 C正确; B、 D不能从图表中体现,不选。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例 3 [2020泉州 ] 漫画 《 “愚公移山”新传 》 的寓意是 ( ) A.应加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B.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C.我国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人口过多与资源过度开发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 漫画反映的是我国资源方面的问题。 这说明我国人口众多,造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短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B正确; A与漫画寓意不符;面对资源问题,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错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错误。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例 4 [2020济宁 ] 材料 2020年 3月 5日,备受社会关注的“ ”一词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2020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 ()等项目监测, 2020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5月 25日,环保部在 《 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 》中要求全国 74个城市在 10月底前完成 运行, 12月底前公布监测结果。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相关链接: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不足人头发丝的 1/20。 这些颗粒物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随呼吸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看了上述新闻后,一些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心系祖国:“ ”首度写入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政府坚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郁闷 YUMEN:如今,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 城市生活如此令人焦虑,又何谈幸福感呢。 ……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1)请你结合“郁闷 YUMEN”的忧郁,分析国家将 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必要性。 (2)国家应怎样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 健康的危害。 [应对策略 ] 本题是一道活动探究类题目。 解题时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探究情境,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第 (1)问要先从“郁闷 YUMEN”的发言中提炼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等关键信息,答出“国家将 ”对改善这些方面问题的意义。 第 (2)问要发散思维,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宣传教育”等多个角度答出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力求要点全面。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答案 ] (1)有利于增强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防治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更好地引导公众健康生活、出行;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③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环境,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环保知识,使治理污染和保护空气质量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 探究点三 科教兴国战略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例 5 [2020恩施 ] 2020年 9月 29日 21时 16分,我国用“长征二号 F”T1运载火箭,将我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11月 3日 1时 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州八号”飞船成功实现了首次交会对接,铸就了中国航天里程碑。 这说明 ( ) ①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第 20课时 ┃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州八号”飞船成功实现了首次交会对接,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①体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④体现了科技的重要性,①④正确;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③错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②正确。 ①②④正确,本题选 A。 第 21课时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 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 1 中华文化 ,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问题 解读 (构成 )。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 21课时 ┃ 考点聚焦 问题 解读 、影响。 (1)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的内容、特点。 (1)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概、社会理想等。 (2)特点:中华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生生不息和历久弥新的品质。 第 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 2 民族精神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 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问题 解读 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 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21课时 ┃ 考点聚焦 问题 解读 同时期有何丰富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第 21课时 ┃ 考点聚焦 问题 解读 培育民族精神。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 (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