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6版八上 4.7《通过透镜看世界》ppt课件(2)内容摘要:
1、通过透镜看世界1、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它的焦距较长,物镜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它的焦距很短。 载物台:承载被观测物体反光镜 :平面镜或凹面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2、原理目镜物镜经过物镜后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 立放大的虚像 1 222镜显微镜光路图说明 :显微镜 =投影仪 +放大镜3、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下列四种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目镜 5 ,物镜 10 B 目镜 10 ,物镜 10 C 目镜 5 ,物镜 40 D 目镜 10 ,物镜 40 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牛顿望远镜( 反射式望 2、远镜)1、三种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 物镜 焦距 大 )目镜 焦距 小 )主要是观察地面远处的物体开普勒望远镜 :物镜 焦距 大 )目镜 凸透镜 (焦距 小 )适合天体测量伽利略望远镜 和 开普勒望远 镜是利用光的 折射 来观察物体的反射式望远镜 :利用光 反射原理 来观察物体2、望远镜的结构(开普勒望远镜)目镜(凸透镜,焦距 短。 相当于 放大镜 )物镜(凸透镜,焦距长相当于 照相机的镜头 )3、望远镜成像原理(开普勒)照相机 +放大镜为什么要安置在大气层外呢。 可免受大气层干扰,得到清晰的天体照片。 如果安装在大气层内,大气层散射光线,使进入望远镜的光线变少,失真。 动手做:做一架望远镜取两个焦距 3、不同的凸透镜,通过两个透镜看远处的景物。 再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做一架望远镜,试试看。 注意:不准用望远镜直接观看太阳。 课堂练习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 ( ) , 靠近眼睛的叫 ( )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 )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 , 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 )像 ( 填 “ 虚 ” 或“ 实 ” ) , 道理就像 ( )的镜头成像一样 ,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 )( 填 “ 虚像 ” 或“ 实像 ” ) 远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 )像 ( 填 “ 虚 ” 或 “ 实 ” )这个像是 ( )( 填 “ 放大的 ” 或 “ 缩小的 ” ) , 道理就像 ( )的镜头成像一样 ,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实缩小的照相机放大镜课堂练习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 , 是为了( ).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是为了( )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物镜 的作用目镜 的作用增大 视角 的方法显微镜望远镜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 的 放大的 实像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 放大 成 虚像把物体的像放大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倒立 的缩小 的 实像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 成 虚像把物体的像移近把物体的像放大。(教科版)2016版八上 4.7《通过透镜看世界》ppt课件(2)
相关推荐
力发展教育。 (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 )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第 20课时 ┃ 考点聚焦 问题 解读 (2)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1、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斯里兰卡 自主预习区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 ;可以促进与他人的。 四我们可以从生理、 社会等方面来认识 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 评价和 记识自己。 F价来认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 析 ,既不能 ,也不能。 5合作探究区探究点一“人贵自知有一天,小鸡和小鸭在湖边的草地上相遇了。 小鸡自 人
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现在,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1.为文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 A.轮廓 低矮 果断 大胆 B.轮 廓 低矮 大胆 果断 C.外形 高大 大胆 果断 D.外形 高大 果断 大胆 2 . 为 什 么 选 文 中 几 处 提 到
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自主预习区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 名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 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 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四守护精神家园 ,我们需要发扬 二、51合作探究区探究点一“爱护身体小伟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足球比赛,足球世界杯期间 ,他常常半夜悄悄起来看比赛,然后在网上跟球友一起聊天
尽管如此,大多数科学家仍相信,宇宙中有着许许多多黑洞。 当大质量的恒星演化到晚年,经过超新星爆发,就有可能坍缩成黑洞。 在宇宙早期,也会形成一些小黑洞。 小黑洞的体积只有原子核那么大,质量和一座山差不多,达到上亿吨,里面蕴藏的能量相当于 10个大型的发电站。 三、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伽利略在演示如何 用望远镜观察天空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用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 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
不停地高速运动。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 … …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 它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却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亿吨甚至更高。 由于它的密度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强大。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别想“爬”出来,连跑得最快的光也逃脱不掉黑洞的巨大引力。 由于黑洞本身不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