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72核能7内容摘要:
组成,而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处于 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1 g镭裂变释放的能量,比 1 g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 60 多万倍。 所以科学家们一 解决问题 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 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 又称原子能。 2.裂变和聚变 1939年,科学家首次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它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裂变。 为了让裂变继续下去,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235 原子核,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 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 如课本图 19. 24 为链式反应示意图。 裂变知识学生很难理解。 这里建议用浓硫酸与水结合释放热量的例子来比喻,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链式反应 加以控制的链式反应, 能够使核能和平利用。 例如:课本图 19. 25为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就是可加控制的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出极大的能量。 例如:原子弹爆炸(课本图 19. 26)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以控制的。 我们应该控制链式反应,把核能应用于和平建设事业。 4.热核反应 直在研究怎样实现核的分裂和核的聚合,来获取巨大的能量。 学生阅读材料分。人教版物理八下172核能7
相关推荐
B. 氢弹 C. 核电站 ,从核能到电能 ,下列能量转 换地过程中 ,正确的途径是 ( ) 内能 电能 机械能 内能 电能 内能 机械能 电能 机械能 电能 六 .中考练习(提高):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 12.不加控制的 可以控制的 2.“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核电站在 运行过程中无温室气体排放
资料、购房资料等个人信息,并以此为平台,经营信息咨询服务,从中谋利。 经警方调查取证,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 1年 6个月。 (1)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2)假如你的亲友因信息遭遇窃取而使利益受损,请你为他提供维权的方法。 (3)请你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支两个妙招。 第 13课时 ┃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 本题综合考查维护隐私权的知识。 材料中张某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
约 6000 氢弹爆炸中心 达 5 107 火柴火焰 约 800 10 ℃ 0 10 0 10 10 ℃ - 6℃ 读数是 : 读数是 : 练习: 8℃ 四、温度计的使用 ⑴ 、量程 : (课本 P77) ⑵ 、分度值 : 观察 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的温度范围 . 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3)、零刻线 五、 温度计 常见温度计的种类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分度值各是多少 ?为
成的。 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平稳地释放核能,就便于和平利用了。 这样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 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发电的 ,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在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 (4)1kg 的铀 235 全部裂 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020t 的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在水利资源,化石能源缺乏的地区建立核电站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核电站的优点:环境污染少
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而能的总量。 消灭创生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消耗能量 ”“ 利用能量 ”“ 获得能量 ”的 实质是: 能量 相互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
尺的方法:①对准零刻线;②尺要放正;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被测物体边缘所队的刻度线. 答 ( 1)被测物体边缘没有对准零刻 度线. ( 2)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 ( 3)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例 3 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 ,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_________,如果改用 cm 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 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