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5内容摘要:
尺的方法:①对准零刻线;②尺要放正;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被测物体边缘所队的刻度线. 答 ( 1)被测物体边缘没有对准零刻 度线. ( 2)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 ( 3)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例 3 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 ,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_________,如果改用 cm 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 _________cm. 知识点 长度测量中的读数环节与记录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了怎样正确读数和记录实验结果,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所以最后一位是估读数. 解 倒数第二位数 2 是表示 2cm,所以分度值是 1cm,准确值是 ,若用 cm 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 . 题型三 知道什么叫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小误差 例 某同学用 1cm 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求该物体的长度. 知识点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闯关点拨 ( 1)同一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中的准确值应该是相同的.( 2)用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物体的长度, 可以减小误差. 解 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cm,能准确到厘米位,估计到毫米位,所以题中 是错 误读数,应去掉, 比其他三个数据大 1dm,显然是测量错误或读数错误,也要去掉.最后三个正确的读数求平均值,即为测量的结果,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 = 3 dmdmdm =. 答 该物体的长度为 . 题型四 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例 1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知识点 微小长度的测量方法 闯关点拨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 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累积法(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 解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n 圈,如图 1125所示,用分度值为 mm的刻度尺测出线圈 图 1124 的总长度为 L,则细铜丝的直径nLd. [来源 :Zx x m ] [拓展题 ] 现有只有两支相同的铅笔,一卷已知直径为 1mm 细铜丝,请设法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 析 本题只有两支铅笔和已知直径的细铜丝,没有刻度尺,要直接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另僻蹊径,可以利用已知直径的细铜丝和铅笔 制作一个简易的刻度尺,即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 N1。 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2,则可以测出细铁丝的直径 . 解 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 N1。 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 N2 细铁丝的直径 d=1mm N1/ N2. 例 2 如图 1126所示,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几条边满足如下关系: BC2=AB2+AC2 现有一块标准建筑用砖如图 1127所示,如果仅用一只量程足够的刻度尺,测量砖块上最远两点(如图中所示的 A、 B两点)(砖块数量不限)。 图 1127 图 1128 甲 图 1128 乙 图 1128 丙 知识点 结合数学知识间接测量长度 闯关点拨 本题是过程和结论开放性试题。 由于刻度尺不能直接插入 AB 两端之间进行直接测量,所以,应采用替代法或排除法等方法达到测量 AB 的目的。 解 方法一:用刻度尺测量砖块高 BC,记为 h,再测出砖块最大面的对角线 AC 长,记为l,如图 1128 甲所示,通过题目中提示的数学关系式,可以得到: AB= lh 22。 方法二:用排除法,使 AB 两点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将三块相同的 砖 一字排开在地面上,再取走中间一块,如图 1128乙虚线处所示,就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出 AB 长。 也可以 A B C 图 1126 图 1125 用图 1128 丙 方法,将三块相同的砖块叠成阶梯形,就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出 AB 长。 例 3 “天下黄河富宁夏 ”。 黄河从中卫县南长滩( A)入境,至石嘴山市头道坎( B)出境,流经宁夏长度 L。 已知图 1129 中单位长度表示 60km,估计 L 长约 km。 知识点 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曲线的长度 闯关点拨 本题是一道联系宁夏地理位置、社会 经济的开放题,涉及数学、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该题把物理上的特殊测量方法和估测宁夏境内黄河长度结合起来,命题独具匠心,对引导学生注意培养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本题 考查学生能否 用 “化曲为直 ”的替代方法来测量待测长度,此题 “化曲为直 ”的方法有多种。 解 方法一:用刻度尺 量出 60km 的线段长为 l0,以此为单位长,沿图中黄河 AB 段量折线段,数出折线段的个数为 6,则L=660km=360km。 方法二:以 60km 的线段为单位长,用圆规截取单位长,并量出图中黄河 AB 段有 n 个单位长,则 L=60nkm。 方法三:用细线或纸条的 CD 段与图中黄河 AB 段重叠,然后再用刻度尺量出 CD 长为lcm,再量出图中 60km 线段长为 l0cm,则 L=60l/l0(km) 答 黄河在宁夏境 内长为 397km. (本题估测值在 350km 至 450km 之间,均在误差范围内,都可算正。人教版物理八下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5
相关推荐
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而能的总量。 消灭创生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消耗能量 ”“ 利用能量 ”“ 获得能量 ”的 实质是: 能量 相互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
成的。 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平稳地释放核能,就便于和平利用了。 这样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 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发电的 ,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在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 (4)1kg 的铀 235 全部裂 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020t 的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在水利资源,化石能源缺乏的地区建立核电站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核电站的优点:环境污染少
组成,而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处于 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1 g镭裂变释放的能量,比 1 g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 60 多万倍。 所以科学家们一 解决问题 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 是
生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的回答一般来说是模糊不清的) 学生得出:是通过这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改变的方法得来。 抢答:卡车相对于站牌位置发生了变化。 这一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密,学生都能举出很多例子,教师选择几例记录。 目的是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激活他们思维的火花。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如何得来,再次质疑引发他们的思考
1、第 4单元 线和角3 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角和周角的概念。 一张纸按照下面的方法折一折。 折成的是什么角 ?直角情景导入 1把折成的直角打开 (如下图 ),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 ,这是 平角。 平角探索新知把折成的角打开如下图 ,4个直角又组成一个新的角 ,这是 周角。 周角探索新知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0 90 60 90 45 45 探索新知1直角 =90 平角
传播。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实验验证: [师]刚才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medium) . 雷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它是什么。 演示: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 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