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21运动的描述4内容摘要:
生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的回答一般来说是模糊不清的) 学生得出:是通过这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改变的方法得来。 抢答:卡车相对于站牌位置发生了变化。 这一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密,学生都能举出很多例子,教师选择几例记录。 目的是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激活他们思维的火花。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如何得来,再次质疑引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此问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通过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教学,使学生豁然开朗,并为引出参照物这个概念做好准备。 学生在前个问题的基础上来回答此问应没问题,及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其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同时通过这种层层设疑,不仅使问题由浅入深的得到了解决,也使学生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方法。 设计本小节的 讨 论 探 究 解 决 问 题 多媒体演示 :(点 击查看) 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 (1)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运动 ) (2)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 ) (3)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得出: 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演示 :(点击查看)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运动的相对。人教版物理八下121运动的描述4
相关推荐
尺的方法:①对准零刻线;②尺要放正;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被测物体边缘所队的刻度线. 答 ( 1)被测物体边缘没有对准零刻 度线. ( 2)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 ( 3)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例 3 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 ,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_________,如果改用 cm 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 _________cm.
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而能的总量。 消灭创生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消耗能量 ”“ 利用能量 ”“ 获得能量 ”的 实质是: 能量 相互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
成的。 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平稳地释放核能,就便于和平利用了。 这样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 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发电的 ,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在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 (4)1kg 的铀 235 全部裂 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020t 的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在水利资源,化石能源缺乏的地区建立核电站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核电站的优点:环境污染少
1、第 4单元 线和角3 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角和周角的概念。 一张纸按照下面的方法折一折。 折成的是什么角 ?直角情景导入 1把折成的直角打开 (如下图 ),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 ,这是 平角。 平角探索新知把折成的角打开如下图 ,4个直角又组成一个新的角 ,这是 周角。 周角探索新知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0 90 60 90 45 45 探索新知1直角 =90 平角
传播。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实验验证: [师]刚才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medium) . 雷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它是什么。 演示: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 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
填 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在 月 球 上 , 声 音 不 能 传 播 的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