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盐化肥ppt课件内容摘要: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学生练习 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溶于水: Na2CO3 AgCl BaCO3 MgSO4 BaSO4 Cu(OH)2 (NH4)2SO4 Ba(OH)2 Mg(OH)2 AgNO3 Na3PO4 3. 盐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 + 盐 → 新盐 + 新金属 反应条件: ; ;。 Fe + CuSO4 = Cu + 2AgNO3 = 2Al + 3CuSO4 = Cu + FeSO4 2Ag + Cu(NO3)2 3Cu + Al2(SO4)3 前金换后金 盐可溶 不用钾、钙、钠 ②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反应条件 :。 AgNO3 + HCl = BaCl2 + H2SO4 = CaCO3 + 2HCl = Na2CO3 + 2HCl = AgCl↓+ HNO3 BaSO4↓ + 2HCl CaCl2 + H2O + CO2↑ 2NaCl + H2O + CO2↑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③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反应条件: ;。 CuSO4 + 2NaOH = FeCl3 + 3NaOH = CuSO4 + Ba(OH)2 = Fe2(SO4)3 + 3Ba(OH)2 = Na2CO3 + Ca(OH)2 = NH4HCO3 + Ca(OH)2 = 反应物都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u(OH)2↓+Na2SO4 Fe(OH)3↓+ 3NaCl Cu(OH)2↓ + BaSO4 ↓ 3BaSO4↓ + 2Fe(OH)3↓ 2NaOH + CaCO3↓ CaCO3↓+ 2H2O + NH3↑ ④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反应条件: ;。 AgNO3 + NaCl = BaCl2 + Na2SO4 = CaCl2 + Na2CO3 = BaCl2 + Na2CO3 = AgCl↓ + NaNO3 BaSO4↓+ 2NaCl CaCO3↓+ 2NaCl BaCO3↓+ 2NaCl 反应物两者均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 【 课堂练习 】 1. 下面是一些常见盐的俗称或主要成分,其中错误的是( ) A. 碳酸氢钠 ——苏打 B. 大理石 ——碳酸钙 C. 食盐 ——氯化钠 D. 碳酸钠 ——纯碱 ( ) A. 纯碱不是碱 B. 食盐不是盐 C. 火碱不是碱 D. 盐酸不是酸 AA 、水、碳酸钠,怎样制取烧碱 (不能引入其他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CaCO3 高温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分别是Na2CO3 和 NaHCO3。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鉴别,如 右下图所示。 步骤一:往大小相同的两个锥形瓶中倒 入 3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的稀盐酸。 步骤二:用相同的两只气球,分别装入 足量的两瓶中的白色粉末,套在步骤一的锥形瓶口上 . 步骤三:迅速将气球中的药品倒入锥形瓶中。 请判断该学 生的操作能否达到目的,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 答:能达到目的。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O + CO2 气球体积大的是 NaHCO3 ,体积小的是 Na2CO3 2 2 2 2 2 【 基础训练 】 (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讲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 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 ,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 ,一会儿又慢慢上浮 ,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答: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 CO2 气体不断附着在鸡蛋壳表面,于是它们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增多,福利也就不断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便慢慢上升。 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逸出,这是平衡被打破,鸡蛋又下沉。 以后,继续重复上述过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人教版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盐化肥ppt课件
相关推荐
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分别是 Na2CO3 和 NaHCO3。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鉴别,如右上图所示。 步骤一:往大小相同的两个锥形瓶中倒入 3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步骤二:用相同的两只气球,分别装入足量的两瓶中的白色粉末,套在步骤一的锥形瓶口上。 步骤三:迅速将气球中的药品倒入锥形瓶中。 请判断该学生的操作能否达到目的
学生闻气体气味(提示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闻气味), (3)按 (2)同样操作从水槽中取出另一试管,滴入 2 滴~ 3 滴石蕊试液。 【讲述】把两支盛满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 如果气体能溶于水,试管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会把水压入管内,引起液面上升。 如果气体不溶于水,液面不会有变化。 你们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分 析并填写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废(与空气比) CO CO2 H2
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此时,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3 水 的 净 化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 问:过滤后的水比较澄清但发红。 如何去掉颜色呢。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3 水 的 净 化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 (三)吸附 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明矾等 . 吸附剂的作用是 :除去可溶性杂质 ,颜色及异味 . 木炭、 活性炭 具有吸附性
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 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 4.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 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则这种变化( ) A一定是升华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
)2 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 A+B+•••==C 分解反应 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A==B+C+••• 特点 :一变多 难溶性碱 CaCO3==CaO+CO2↑ H2CO3=H2O+CO2↑ Cu(OH)2=CuO +H2O 含氧酸 难溶盐 置换反应 定义 :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 A +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