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内容摘要:
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 :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 ,是先给氧化铜加热 ,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 (3)实验过程中 ,图中 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过程中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 ,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 Cu2O)。 如果要对反应后 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试猜想残留 固体的组成有哪能 ?。 【 盘点收获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例题 1】欲除去 CO2中 混有的少量 CO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CuO 【解析】本题是有关 CO与 CO2的鉴别与除杂。 如果要除去 CO2中混有的少量 CO气体,一般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等金属氧化物;如果要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2气体,一般是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此题 A的意图是想将混合气体中的 CO通过点燃的方法使之转化为 CO2而除去,但是因为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O2, CO2不支持燃烧,因此很难点燃。 另外要点燃就必须引入 O2,而 O。人教版化学九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相关推荐
• (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④ 放出热量。 反应方程式: • CH4+2O2==CO2+2H2O • 注意 :在点燃甲烷前也要检验纯度 甲烷的 爆炸极限 为: 415%之间。 • ⅲ 甲烷气体的利用: 天然气的开采 修建沼气池制沼气 点燃 沼气的制取和综合利用 • 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热量,但并不是只有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 •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演示实验 75
)2 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 A+B+•••==C 分解反应 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A==B+C+••• 特点 :一变多 难溶性碱 CaCO3==CaO+CO2↑ H2CO3=H2O+CO2↑ Cu(OH)2=CuO +H2O 含氧酸 难溶盐 置换反应 定义 :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 A + BC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则这种变化( ) A一定是升华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
; D、日本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E、对解放区实行 “ 囚笼政策 ”。 百团大战 —— 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发动时间 指挥 规模 攻击目标 1940年 8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 105个团 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百团大战 八路军为什么要破坏铁路、桥梁、公路。 百团大战战果: 八路军对敌战斗 1824次,毙伤日军 20645人, 毙伤伪军 5155人,俘虏日军 281人,俘虏伪军
• 三、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的主要用途 三 石墨 • 一、石墨 • 二、结构 • 三、物理性质和用途 • 四、木炭、活性炭 石墨 石墨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 一、石墨 • 二、结构 • 三、物理性质和用途 • 四、木炭、活性炭 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对应的主要用途 ① 深灰色 、 有金属光泽 、 不透明 、 细鳞片状固体 ② 很软 , 有滑腻感 ① 制造 铅笔 芯,做润滑剂
14 重庆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 ) A .补充氧 气 B .增加可燃物 C .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 .升高细铁丝的温度 中小学课件 解析一: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铁丝是可燃物,且和氧气接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了。 由于火柴着火点低,容易点燃,所以先点燃火柴,用燃着的火柴对铁丝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