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第11讲燃料与能源内容摘要:
14 重庆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 ) A .补充氧 气 B .增加可燃物 C .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 .升高细铁丝的温度 中小学课件 解析一: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铁丝是可燃物,且和氧气接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了。 由于火柴着火点低,容易点燃,所以先点燃火柴,用燃着的火柴对铁丝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着火点。 中小学课件 解析二: 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能补充氧气,故 A 错误;增加可燃物,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故 B 错误;铁丝的着火点是铁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 C 错误;火柴燃烧的作用是升高细铁丝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故 D 正确。 答案 : D 中小学课件 【点评】 火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给铁丝预热,提高铁丝温度,利于铁丝燃烧,火柴起引燃作用,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对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小细节决定实验是否能够成功。 中小学课件 2 . ( 20 14 昆明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B ) A .降低油的着火点 B .让油与空气隔绝 C .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 .清除了可燃物 中小学课件 3 . ( 201 4 广东 ) 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 “ 消防安全 ”不相符的是 ( C ) 中小学课件 4 . ( 20 14 苏州 )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现象 ①③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现象 ②③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中小学课件 C .现象 ①②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 .现象 ② 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解析: 现象 ①③ 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故 A 说法错误;现象 ③ 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现象 ② 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需要氧气,故 B 说法错误; 中小学课件 温水是 80 ℃ ,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它的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 80 ℃ ,而红磷不能燃烧则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 80 ℃ ,故 C 正确;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可能是没有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就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 D 错误。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点评】 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中小学课件 5 . ( 201 4 武威 )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 所有门窗 D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中小学课件 解析: 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关闭用电器的电源,再用水灭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答案 : B 中小学课件 6 . ( 2020 厦门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C ) A .清除可燃物 B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用灯帽盖住燃着的酒精灯,使可燃物酒精与空气隔绝而熄灭。 此种方法不是 清除可燃物,不能改变酒精的着火点,也不能降低酒精的温度。 中小学课件 【 点评】 根据灭火的原理: (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 2 ) 隔绝氧气或空气, ( 3)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即可。 中小学课件 7 . ( 20 14 兰州 ) 在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 ( D ) A .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B .消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D .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 用嘴吹蜡烛的火焰,气流会带走热量,使蜡烛及其周围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使火焰熄灭。 中小学课件 8 . ( 20 14 永州 ) 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是 ( ) A . H CO2 B . CO 、 O2 C . H C O D . CO 、 N2 中小学课件 解析: 具有可燃性的 CO 与 O2混合,在爆炸极限内,二者就会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 H2和 CO 虽具有可燃性,但 CO2和 N2均不支持燃烧,故 A 、 D 遇明火。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第11讲燃料与能源
相关推荐
• 三、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的主要用途 三 石墨 • 一、石墨 • 二、结构 • 三、物理性质和用途 • 四、木炭、活性炭 石墨 石墨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 一、石墨 • 二、结构 • 三、物理性质和用途 • 四、木炭、活性炭 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对应的主要用途 ① 深灰色 、 有金属光泽 、 不透明 、 细鳞片状固体 ② 很软 , 有滑腻感 ① 制造 铅笔 芯,做润滑剂
; D、日本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E、对解放区实行 “ 囚笼政策 ”。 百团大战 —— 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发动时间 指挥 规模 攻击目标 1940年 8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 105个团 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百团大战 八路军为什么要破坏铁路、桥梁、公路。 百团大战战果: 八路军对敌战斗 1824次,毙伤日军 20645人, 毙伤伪军 5155人,俘虏日军 281人,俘虏伪军
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 :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 ,是先给氧化铜加热 ,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 , (3)实验过程中 ,图中 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过程中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A错误;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错误;不锈钢是由铁、铬、镍 按一定比例经高温熔合得到的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正确;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错误。 C类型二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近 8年考察 6次,常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在填空题或简答题中考察,命题点主要有:①金属的锈蚀(条件、原理)(考查 3次);②除铁锈原理(考察 2次)
_____________ _______ 水由氢、氧两种元 素组成 水 分类 意义 实例 微观 ①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_________ ② 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______________ ③ 表示物质的 1个分子构成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个水分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 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4. 书写化学式 (1)单质 类别
020年 T5D) ③砝码应用 _______夹取,不能 ____________; ④砝码从大到小使用,最后移动游码。 左 右 左物右码 镊子 直接用手拿 玻璃器皿 【 易错警示 】 ,易将 “ 左物右码 ” 放成 “ 右物左码 ” ,若使用了游码,会导致称量所得的药品质量比实际要称量的质量小。 精确值为 g,所以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 g的药品。 3. 液体药品的取用 ( 1)液体的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