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课件2内容摘要:

到了积极作用 方针: 成效 : 中共中央提出了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于 1961年开始实施 到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一 一 二 探究点: “ 文化大革命 ” 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混乱局面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原因: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时间 : 1966年 —— 1976年 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两大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 林彪反革命集团 “ 九一三事件 ” 自取灭亡 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1976年 10月被粉碎 结束标志: 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启示和教训 ①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 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 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动乱局面 红卫兵运动 毁文物 砸校牌 批斗彭德怀 批斗“走资派” 批斗刘少奇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 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批斗文学人士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