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ppt课件-检测内容 5.3~5.4(含答案)内容摘要:
1、检测内容: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择题 (9 5分 45分 )1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 , 属于液化的是 ( )A 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C 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 “ 白气 ”2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 , 将袋挤瘪 , 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 , 然后放入 80 以上的热水中 , 过一会儿 , 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 , 过一会儿 ( )A 塑料袋仍然鼓起 , 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 塑料袋仍然鼓起 , 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 塑料袋又瘪了 , 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 塑料袋又瘪了 , 其中的酒精液化了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如图所示 2、, 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 , 由图可知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 , 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 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 这是升华现象 , 需要吸热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 “ 白气 ” , 这是升华现象 ,需要吸热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 , 这是液化现象 , 需要放热D 冬天的早上 , 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 , 这是凝固现象 , 需 3、要放热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为了节约用水 , 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 ,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 , 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 , 减慢了水分的蒸发 , 原因是 (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 , 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 , 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 , 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 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 ( )A 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7 “ 扬汤止沸 ” 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 4、“ 釜底抽薪 ” 是指从锅底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对此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只能暂时止沸B 都能彻底止沸C “ 扬汤止沸 ” 能彻底止沸 , “ 釜底抽薪 ” 只能暂时止沸D “ 扬汤止沸 ” 只能暂时止沸 , “ 釜底抽薪 ” 能彻底止沸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教室内气温为 25 ,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 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俗话说: “ 霜前冷 , 雪后寒。 ” 这里面包含着的物理含义是 ( )A 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B 霜形成的气温比雪形成的气温 5、要低C 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 , 水蒸气凝华成霜;下雪后雪融化、升华时吸热 , 气温一定较低D 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 , 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空题 (13 2分 26分 )10 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 , 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 , 这种方法称为 “ 物理疗法 ”。 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_(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 , 会 _(填 “ 吸收 ” 或 “ 放出 ” )热量。 11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 小华的妈妈用毛巾在外面擦 ,可怎么也擦不掉 , 小华告诉妈妈 , 这不是灰尘 , 而是里面的灯丝受热发生 _现象 , 然后又在附近内壁上发生 6、 _的缘故。 12 用蒸笼蒸馒头 , 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 , 遇到冷的蒸笼盖时 , 大量水蒸气发生 _现象 , _很多热量 , 使 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 , 先将手沾点水 , 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_, 使手不会被烫伤。 蒸发吸收升华 凝华液化 放出 上水蒸发吸热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 , 由于没有电 , 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 ,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 “ 沙漠冰箱 ” , 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 ,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 , 使用时将食物放入内罐 , 罐口盖 7、上湿布 , 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 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 , 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 目的是 _。 (2)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 , 目的是 _。 加快水分的蒸发利用水蒸发吸热而降低温度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 , 如图所示。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 , 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 ,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 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_, 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 _时要吸热 , 在一定的温度下 , 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 , 表明空气中 8、水蒸气含量越 _。 低蒸发高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验探究题 (16分 13分 29分 )15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 “ 水的沸腾 ” 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 , 小滨应按照 _(填 “ 自上而下 ” 或 “ 自下而上 ” )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 , 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 , 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_。 自下而上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 , 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如表所示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 , 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 , 你认为错误的是数据是 _,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_。 (4)改正数据后 9、 , 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_ ,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_(填 “ 大于 ”“ 小于 ” 或 “ 等于 ” )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 , 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 试分析其原因:_。 (合理即可 )95 水沸腾过程中吸热 , 温度保持不变98小于烧怀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 水可以继续吸热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 “ 人造雪 ” 装置 , 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 (底座、铁圈、铁夹、横杆 )、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 , 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_(填 “ 酒精灯”“ 酒精灯及其火焰 ”“ 锥形瓶 ” 或 “ 铁架台 ” )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 棉线上出现 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 酒精灯及其火焰碘粉和棉线固态碘粉变少 固态碘粉升华和凝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ppt课件-检测内容 5.3~5.4(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