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六下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word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4)提问: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 哪些意义有扩展。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 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 5)人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①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 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 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得数 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倍数不够,可以添“ 0”再减。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 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的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3083 30 .83 + 602 + 6 .2 1/2+13= 1/5 9103 31 .45 ③三条法则的要求有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 (相同点) 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想加减。 (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对照下面 的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得的积相加。 (整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可以先把 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 0。 ) 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上商;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 , 247。 ,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通过上面的计算,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 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去掉。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相同点: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除 142 34 23 123)4182 426 369 284 492 3266 492 0 法法则计算。 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 3)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出示:3176=72 31247。 43=3137=97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分数乘法法则: 分数乘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分数的除法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 0除外),等于甲乘乙数的倒数。 ②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 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3.整理 0和 1在运算中的特性。 ( 1)完成 80页的填空。 ( 2)把计算分类 预设: 第一种:根据运算结果分(结果为 a,结果为 0,结果不为其他的) 第二种:根据 a和 0的运算, a和 1的运算和 a与 a的运算。 4.验算 根据这些关系,说一说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加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设计意图:能够根 据知识点,进行有序复习,使学生回忆出具体的过程。 )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 = = 14- = 247。 = 500= += 10- = 4247。 20= 4143 = 2143 = 7632 = 3191 = 2. 完成 76页 做一做。 (设计意图:根据所学知 识进行应用,并对学生学习情况有大致了解。 ) 四、作业 P79 5 课后检测题目: 45 72=324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3240247。 =( ) ○里填上“﹥”、“﹤”或“ =” ○ 247。 65126512  ○ 62 10% ○ 62247。 10%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课 题 数的运算( 2) 第( 4 )课时 学情分析 (可以从知识链条、方法迁移、认知水平等方面思考) 习惯培养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课时教学目标制定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提前做好的表格 教 学 过 程 教学复备 一、情境导入 (一)出示各类计算题: + +81 ++87 72 98 [43 247。 ( 167 41 ) ] 38 56+44 38 94 101 25 54002940247。 28 27 325247。 125247。 8 ( 1)观察题目中数与 运算符号的特点,把上面的题分类 ( 2)学生独立思考。 ( 3)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应该怎么分类;议一议: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 2.小组汇报,展示 预设: 按一步运算、两步运算、三步运算分类 按式题能否简算分类。 二、知识梳理与复习 (一)不能简算的式题: 54002940247。 28 27 98 [43 247。 ( 167 41 ) ] ( 1)说出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 2)谁能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来。 (二)能简算的式题。 把能简算的式题再进行分类。 请根据所分的题进行运算定律的总结。 (提示:可以用表格的方法)板书 总结:看来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不仅可以利用枝形图的形式,还可 以利用表格进行梳理。 3.小组分工合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