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九单元总复习内容摘要:
页第 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 答案,并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 141页第 1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完成第 141页第 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略)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概念: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课时作业 1.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 ),最小的质数是 ( ),最小的合数是 ( )。 2.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 )最大两位数是 ( )。 有因数 3,也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最小三 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3. 1024 至少减去 ( )就是 3的倍数, 1708 至少加上 ( )就能被 5 整除。 4. .如果 a b= c (a、 b、 c 是不为 0 的整数 ),那么, c是 ( ) 和 ( ) 的倍数, a 和 b 是 c 的 ( )。 5.一个小于 30的自然数,既是 8 的倍数,又是 12的倍数,这个数是( )。 6.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有( )和( );三个数都是合数的连续自然数有( )和( )。 7.在 1 1 2 3 3 4 4 5 70、 87 这些数中: 偶数有( ); 奇数有( );3 的倍数有( ); 5 的倍数有( ); 质数有( ); 合数有( )。 8.在 0、 5中选出 3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是 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45,这 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10. 100 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差是( )。 11.是 56 的因数,又是 7 的倍数,这些数可能是( )。 12.两个质数和为 18,积是 65,这两个质数是( )和( )。 13. 20 以内不是偶数的合数有( ),不是奇数的质数有( )。 1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 37,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15.有三个质数,它们的乘积是 1001,这三个质数各是( )、( )、( )。 二、判断题。 奇数都比偶数小。 ( )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质数与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 ) 是 3 的倍数,一定是 9 的倍数。 ( ) 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 ) 因为 7 8= 56,所以 56 是倍数, 7 和 8 是因数。 ( ) 教学反思 主备人 曹晓军 课题 第二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138 页第 3——5题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在通过整理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培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反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导 复习分数的意义 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复习约分 复习通分 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基本练习 做教材 138页第 3题 引导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做教材 138页第 4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施教批注 做教材 138页第 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完成 141页第 3题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完成第 141页第 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完成第 141页第 5题 四、全课总结(略)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分 数与除法的关系 2.真分数与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5.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时作业 : (1)73 表示把 ( )平均分成 ( )份 ,取其中的 ( )份。 (2)把一根 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 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每段长( ) 米。 (3) 43 里面有 3个( ), 2里面有( )个。20xx春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九单元总复习
相关推荐
1、第 2框 交往讲艺术交往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艺术。 这学问包括人际交往所必须遵循的规范、礼仪、习惯,还包括沟通的技巧及谈话的艺术等。 据国外研究表明,受人欢迎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聆听重于表达、尊重别人的隐私、犯错误时勇于承认及坦诚道歉、不过分讨好别人、珍惜和别人的时间、不过分的谦虚、不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借口。 你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吗。 请掌握交往的艺术。
4x24x+1+y26y+9=0 ∴( 2x1) 2+( y3) 2=0 ∴ x=12, y=3 原式 =2 93xx+y23xyx2 1x+5x yx =2x x + xy x x +5 xy =x x +6 xy 当 x=12 , y=3时, 原式 =12 12+6 32= 24 +3 6 五、归纳小结 ppt 21 本节课应掌握:( 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应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注意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 .让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能力 . 四、课堂引入 复习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勾股定理的符号语言及变形 .学习勾股定理重在应用 . 五、例习题分析 例 1(补充)在 Rt△ ABC,∠ C=90176。 ( 1) 已知 a=b=5,求 c. ( 2) 已知 a=1,c=2,
(3)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 ① 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② 谈话引入新课 学生经历了“研究视图—— 充分想象 —— 搭出物体 —— 验证搭法”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在利用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的过程 只给出一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例 2。 出示例 2
,这样平均分成 3 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 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 如果有 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 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 (平均分成 3 份,即 4 , 4 , 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 3 次。
候组织小组交流。 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 ( 3 )全班汇报。 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 );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说明什么。 „„ 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