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选修2-3数学 2.2.1《条件概率》ppt课件内容摘要:

1、项分布及其应用2 件概率 自 主 预 习 学习目标 解条件概率的定义2掌握求条件概率的两种方法3利用条件概率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点是条件概率的概念2难点是条件概率的求法及应用 条件概率 设 A , B 为两个事件,且 P ( A ) 0 ,称 P ( B | A ) 为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 P ( B | A ) 读作 PPA 发生的概率问题思考 1 : 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等价于事件 生吗。 P ( B | A ) P ( 吗。 提示: 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等价于事件 A 与事件 B 同时发生 ,即 生,但 P ( B | 2、 A ) P ( 这是因为事件 ( B | A ) 中的基本事件空间为 A ,相对于原来的总空间 而言,已经缩小了,而事件 包含的基本事件空间不变,故P ( B | A ) P ( 2 条件概率的性质 (1) 条件概率具有概率的性质,任何事件的条件概率都在 0和 1 之间,即 . (2) 如果 B 和 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 P ( B C | A ) 0P(B|A)1P(B|A) P(C|A)问题思考 2 : 如何判断一个概率问题是否为条件概率问题。 提示: 当题目中出现 “ 在 前提 ( 条件 ) 下 ” 等字眼时,一般为条件概率;题目中 没有出现上述字眼,但已知事件的发生影响了所求事件的 3、概率,一般也认为是条件概率 . 要 点 导 学 要点一 利用定义求条件概率事件 B 在 “ 事件 A 已发生 ” 这个附加条件下的概率与没有这个附加条件的概率是不同的应该说,每一个随机试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而这里所说的条件概率,则是当试验结果的一部分信息可知 ( 即在原随机试验的条件上,再加上一定的条件 ) ,求另一事件在此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现有 6 个节目准备参加比赛,其中 4 个舞蹈节目, 2 个语言类节目,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 2 个节目,求 (1) 第 1 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 (2) 第 1 次和第 2 次都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 (3) 在第 1 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 4、2 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 【思路启迪】 (1)(2) 问是古典概型问题, (3) 是求条件概率,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解 【解】 设第 1 次抽到舞蹈节目 为事件 A ,第 2 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 B ,则第 1 次和第 2 次都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 (1) 从 6 个节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 2 个的事件数为 n () 30 ,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n ( A ) 20 , 于是 P ( A ) n A n 203023. (2) 因为 n ( 12 , 于是 P ( n n 123025. (3) 由 (1)(2) 可得,在第 1 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 2 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为 P ( B 5、 | A ) P P A 252335. 求条件概率 P ( B | A ) 的关键就是抓住事件 A 作为条件和 A 与 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式 P ( B | A ) P P A 既是条件概率的定义,同时 也是求条件概率的公式,同学们应熟练掌握 从 1,2,3,4,5,6 中任取 2 个不同的数,事件 A “ 取到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 ” ,事件 B “ 取到的两个数均为偶数 ” ,则 P ( B | A ) ( ) P ( A ) 5, P ( 5. 由条件概率计算公式,得 P ( B | A ) P P A 152512. 答案: D 要点二 利用古典概型求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研究两个事件 6、之间的关系的概率,即是研究其中一个事件在另一个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发生的概率,因此首先要明确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是 什么,事件 A 是指什么样的事件,事件 B 是指什么样的事件,事件 是指什么样的事件只有搞清楚这些,才能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进行处理 一个盒子内装有 4 个产品,其中 3 个一等品, 1个二等品,从中取两次,每次任取 1 个,作不放回抽取设事件 A 为 “ 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 ” ,事件 B 为 “ 第二次取到的是一等品 ” ,试求条件概率 P ( B | A ) 【思路启迪】 列出基本事件空间,利用古典概型求解 【解】 将产品编号为 1,2,3 号的看作一等品, 4 号为二 7、等品,以 ( i , j ) 表 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取到第 i 号、第 j 号产品,则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为 (1,2) , (1,3) , (1,4) , (2,1) , (2,3) , (2,4) , (3,1) ,(3,2) , (3,4) , (4,1) , (4,2) , (4,3) , 基本事件 A 有 9 个基本事件, 6 个基本事件 P ( B | A ) n n A 6923. 利用缩小样本空间计算 ( 局限在古典概型内 ) ,即将原来的样本空间 缩小为已知 的事件 A ,原来的事件 B 缩小为 利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 P ( B | A ) n n A . 5 个乒乓球,其 8、中 3 个新的, 2 个旧的,每次取一个,不放回地取两次,求第一次取到新球的情况下,第二次取到新球的概率 解: 设 “ 第一次取到新球 ” 为事件 A , “ 第二次取到新球 ” 为事件 B . 因为 n ( A ) 3 4 12 , n ( 3 2 6 , 所以 P ( B | A ) n n A 61212. 要点三 条件概率的性质及应用若事件 B , C 互斥,则 P ( B C | A ) P ( B | A ) P ( C | A ) ,即为了求得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往往可以先把它分解成两个 ( 若干个 ) 互不相容的较简单事件之和,求出这些简单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加法公式即得所求的复 9、杂事件的概率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 10 个球,设有 1 个红球, 2个黄球, 3 个黑球, 4 个白球,从中依次摸 2 个球,求在第一个球是红球的条件下,第二个 球是黄球或黑球的概率 【思路启迪】 分别求出在第一个球是红球的条件下,第二个球是黄球和黑球的概率再用互斥事件概率公式求得概率,也可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解】 方法一:设 “ 摸出第一个球为红球 ” 为事件 A ,“ 摸出第二个球为黄球 ” 为事件 B , “ 摸出第三个球为黑球 ”为事件 C ,则 P ( A ) 110, P ( 1 210 9145, P ( 1 310 9130. P ( B | A ) P P A 14511010 10、4529, P ( C | A ) P P A 13011013. P ( B C | A ) P ( B | A ) P ( C | A ) 291359. 所求的条件概率为59. 方法二: n ( A ) 1 C 19 9 , n ( B C | A ) C 12 C 13 5 , P ( B C | A ) 59 . 所求的条件概率为59 . 利用公式 P ( B C | A ) P ( B | A ) P ( C | A ) 可使条件概率的计算较为简单,但应注意这个性质的使用前提是 “ B 与 C 互斥 ” 在某次考试中,要从 20 道题中随机地抽出 6 道题,若考生至少能答对其中 4 11、 道题即可通过,至少能答对其中 5 道题就获 得优秀已知某考生能答对其中 10 道题,并且知道他在这次考试中已经通过,求他获得优秀成绩的概率 解: 记事件 A 为 “ 该考生 6 道题全答对 ” ,事件 B 为 “ 该考生答对了其中 5 道题,另一道答错 ” ,事件 C 为 “ 该考生答对了其中 4 道题,另 2 道题答错 ” ,事件 D 为 “ 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通过 ” ,事件 E 为 “ 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获得优秀 ” ,则 A , B , C 两两互斥,且 D A B C , E A B ,可知 P ( D ) P ( A B C ) P ( A ) P ( B ) P ( C ) 5 12、104102 180 P ( P ( A ) , P ( P ( B ) , P ( E | D ) P ( A | D ) P ( B | D ) P A P D P B P D 21080 52080358. 故所求的概率为1358. 易错点:对基本事件理解不清致误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小孩,假定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已知这个家庭有一个是女孩,问另一个小孩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错解】 方法一:设此家庭有一个是女孩记为事件 A ,另一个小孩是男孩记为 事件 B . 则 P ( A ) 1 22 212, P ( 12 214, P ( B | A ) P P A 12. 方法二: n ( A ) 13、 2 , n ( 1 , P ( B | A ) n n A 12. 【错因分析】 两种方法都把基本事件空间理解错了 【正确解答】 方法一:一个家庭的两个小孩只有 4 种可能: 两个都是男孩 , 第一个是男孩,第二个是女孩 , 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 , 两个都是女孩 由题意知这4 个事件是等可能的,设基本事件空间为 , A “ 其中一个女孩 ” , B “ 其中一个男孩 ” ,则 ( 男,男 ) , ( 男,女 ) , ( 女,男 ) , ( 女,女 ) , A ( 男,女 ) , ( 女,男 ) , ( 女,女 ) , B ( 男,男 ) , ( 男,女 ) , ( 女,男 ) , ( 男,女 ) , ( 女,男 ) P ( 24, P ( A ) 34. P ( B | A ) P P A 243423. 方法二:由上知 n ( A ) 3 , 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