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5内容摘要:

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当代社会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 两弹一星 ” 的成功,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 两弹一星 ” 的重大意义 (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 ,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 4)促进了其他领域 (如航天技术 )的发展。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1979年 “远望” 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 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两弹一星 ” 之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从“东方红” 1号成功发射至 2020年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 ,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主要技术指标都达到较高水平 从第 1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20年 中国成功研制了 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中国在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999年至2020年10月 从 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经过 4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2020年 10月 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 21小时飞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 20世纪末期至 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续上表 从 1999年起, “神舟”号 飞船经过 4次 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 2020年 10月 15日载着宇航员 杨利伟 升上了太空,经过 21小时 飞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载人航天工程 : 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 10月15日 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 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 14圈,在太空飞行 21小时 18分。 10月 16日 6时 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神州 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20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