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5内容摘要:
说明了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当代社会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 两弹一星 ” 的成功,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 两弹一星 ” 的重大意义 (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 ,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 4)促进了其他领域 (如航天技术 )的发展。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1979年 “远望” 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 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两弹一星 ” 之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年份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从“东方红” 1号成功发射至 2020年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 ,科学实验卫星逐步形成系列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主要技术指标都达到较高水平 从第 1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20年 中国成功研制了 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中国在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999年至2020年10月 从 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经过 4次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2020年 10月 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 21小时飞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 20世纪末期至 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续上表 从 1999年起, “神舟”号 飞船经过 4次 成功的无人飞行后,于 2020年 10月 15日载着宇航员 杨利伟 升上了太空,经过 21小时 飞行后,又成功地回到地面。 载人航天工程 : 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 10月15日 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 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 14圈,在太空飞行 21小时 18分。 10月 16日 6时 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神州 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20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人教版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5
相关推荐
1、第 2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2010年 12月 30日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核准裁定和下达的死刑执行命令,对犯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锦春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认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 教学中
元朝 西汉 元 氾胜之 略 南北朝 元朝 略 明朝 略 (二) 农学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东汉末 唐朝 唐政府 明代 《 唐本草 》 最早由国家颁行药典,比欧洲早 800多年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与艺术 三、医学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 很强的实用性 ,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三权分立 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孟德斯鸠 影响: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 《 论法的精神 》 《 波斯人信札 》 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第三组: 卢梭 代表作: 《 社会契约论 》 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
危机 、 冷战 ,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 层出不穷。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请探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 背景: 两次 世界大战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 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特点: (
出狭义相对论,引发了 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 1933年因遭德国法西斯迫害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 广义相对论 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 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狭义相对论 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 认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有什么意义。 背景:经典力学面临挑战 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时间 :20世纪初 内容 : ① 狭义相对论 :物体运动时 ,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 ,同时 ,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 广义 相对论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 ,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二、相对论的创立 爱因斯坦 相对论建立的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