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泰麦芽公司电力管理新安规(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作中应采取防止损伤另一回线的措施。 表 5- 2 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 kV) 安全距离( m) 电压等级( kV) 安全距离( m) 10 及以下 220 35 330 6 110 500 邻近带电的电力线路进行工作时,有可能接近带电导线至表 5- 2 安全距离以内时,应做到以下要求: 1) 采取有效措施,使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牵引绳索和拉绳等与带电导线符合表5- 2 安全距离规定; 2)作业的导、地线还应在工作地点接地。 绞车等牵引工具应接地。 在交叉档内松紧、降低或架设导、地线的工作,只有停电检修线路在带电线路下面时才可进行,但应采取防 止导、地线产生跳动或过牵引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至表 5- 2 安全距离以内的措施。 停电检修的线路如在另一回线路的上面,而又应在该线路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放松或架设导、地线以及更换瓷瓶等工作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 安全措施应经工作人员充分讨论后,经工区批准执行。 措施应能保证: 1)检修线路的导、地线牵引绳索等与带电线路的导线应保持表 52 规定的安全距离; 2)要有防止导、地线脱落、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在变电站、发电厂出入口处或线路中间某一段有两条以上相互靠近的平行或交叉线路,要求: 1)每基杆塔上都应有双 重名称; 2)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双重名称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挂好地线后,工作负责人方可宣布开始工作; 3)在该段线路上工作,登杆塔时要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双重名称无误,并设专人监护,以防误登有电线路杆塔。 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 在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应在工作人员对带电导线最小距离不小于表 51 规定的安全距离时,才能进行。 严禁在有同杆架设的 10kV 及以下线路带电情况下,进行另一回线路的登杆停电检修工作。 遇有 5 级以上的大风 时,严禁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中进行部分线路停电检修工作。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对停电检修线路的称号应特别注意正确填写和检查。 多回线路中的每回线路都应填写双重称号(即线路双重名称和位置称号,位置称号指上线、中线或下线和面向线路杆塔号增加方向的左线或右线)。 工作负责人在接受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时,应与工作许可人核对停电线路双重称号无误。 如不符或有任何疑问时,不得开始工作。 为了防止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误登有电线路,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每基杆塔应设识别标记( 色标、判别标志等)和双重名称; 工作前应发给作业人员相对应线路的识别标记; 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双重名称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挂好接地线后,工作负责人方可发令开始工作; 登杆塔和在杆塔上工作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监护; 作业人员登杆塔前应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双重名称无误后,方可攀登。 登杆塔至横担处时,应再次核对停电线路的识别标记与双重称号,确实无误后方可进入停电线路侧横担。 在杆塔上进行工作时,不得进入带电侧的横担 ,或在该侧横担上放置任何物件。 绑线要在下面绕成小盘再带上杆塔使用。 严禁在杆塔上卷绕或放开绑线。 在停电线路一侧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体时,应使用绝缘无极绳圈传递,物件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保持表 52 的规定。 放线或撤线、紧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或架空地线由于摆﹙跳﹚动或其他原因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 在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线路上,下层线路带电,上层线路停电作业时,不得进行放、撤导线和地线的工作。 绞车等牵引工具应接地,放落和架设过程中的导线 亦应接地,以防止产生感应电。 邻近高压线路感应电压的防护 在 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带电线路杆塔上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应采取穿着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防静电感应措施( 220kV 线路杆塔上作业时宜穿导电鞋)。 带电更换架空地线或架设耦合地线时,应通过金属滑车可靠接地。 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 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如需在绝缘架空地线上作业时,应用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将其可靠接地或采用等电位方式进行。 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 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地后再接触,以防电击。 6 一般安全措施 一般规定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 (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 ),应戴安全帽。 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消防器材的配备、使用、维护、消防通道的配置等应遵守 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 电气工具和用具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查。 使用时,应按有 关规定接入漏电保护装置、接地线。 使用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接地线,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杆塔上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在工作中遇有 6 级以上大风以及雷暴雨、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 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抢修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高处作业 凡在离地面(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时,安全带(绳)应挂在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 用的钢架或钢丝绳上,并不得低挂高用,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如避雷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互感器等支持不牢固的物件 ]。 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上杆塔作业前,应先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是否牢固。 新立电杆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临时拉线前,严禁攀登。 遇有冲刷、起土、上拔或导地线、拉线松动的杆塔,应先培土加固,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杆架后,再行登杆。 登杆塔前,应先检查登高工具、设施,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和脚钉、爬梯、防坠装置等是否完整牢靠。 禁止携带器材登杆或 在杆塔上移位。 严禁利用绳索、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上横担进行工作前,应检查横担联结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绳)应系在主杆或牢固的构件上。 在杆塔高空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和保护绳应分挂在杆塔不同部位的牢固构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被锋利物损坏。 人员在转 位时,手扶的构件应牢固,且不得失去后备保护绳的保护。 220kV 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高空作业工作人员上下杆塔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固定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 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栓牢传递,严禁上下抛掷。 在高处作业现场,工作人员不得站在作业处的垂直下方,高空落物区不得有无关人员通行或逗留。 在行人道口或人口密集区从事高处作业,工作点下方应设围栏或其它保护措施。 杆塔上下无法避免垂直交叉作业时,应做好防落物伤人的措施,作业时要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在气温低于零下 10℃ 时,不宜进行高处作业。 确因工作需要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取保暖措施,施工场所附近设置临时取暖休息所,并注意防火。 高处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 1 小时。 在冰雪、霜冻、雨雾天气进行高处作业, 应采取防滑措施。 在未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准在不坚固的结构上 (如彩钢板屋顶 )进行工作。 梯子应坚固完整,梯子的支柱应能承受作业人员及所携带的工具、材料攀登时的总重量,硬质梯子的横档应嵌在支柱上,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 40cm,并在距梯顶1m 处设限高标志。 梯子不宜绑接使用。 在杆塔上水平使用梯子时,应使用特制的专用梯子。 工作前应将梯子两端与固定物可靠连接,一般应由一人在梯子上工作。 水平使用普通梯子应经过验算、检查合格。 在架空线路上使用软梯作业或用梯头进行移 动作业时,软梯或梯头上只准一人工作。 工作人员到达梯头上进行工作和梯头开始移动前应将梯头的封口可靠封闭,否则应使用保护绳防止梯头脱钩。 坑洞开挖与爆破 挖坑前,应与有关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的主管单位取得联系,明确地下设施的确切位置,做好防护措施。 组织外来人员施工时,应将安全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并加强监护。 挖坑时,应及时清除坑口附近浮土、石块,坑边禁止外人逗留。 在超过 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 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在土质松软 处挖坑,应有防止塌方措施,如加挡板、撑木等。 不得站在挡板、撑木上传递土石或放置传土工具。 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时,应设监护人。 在挖深超过 2m 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如戴防毒面具、向坑中送风等安全措施。 监护人应密切注意挖坑人员,防止煤气、沼气等有毒气体中毒。 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遮栏,加挂警告标牌,夜间挂红灯。 塔脚检查时,在不影响铁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对角线的两个塔脚同时挖坑。 进 行石坑、冻土坑打眼或打桩时,应检查锤把、锤头及钢钎。 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 扶钎人应站在打锤人侧面。 打锤人不得戴手套。 钎头有开花现象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变压器台架的木杆打帮桩时,相邻两杆不得同时挖坑。 承力杆打帮桩挖坑时,应采取防止倒杆时的措施。 使用铁钎时,应注意上方导线。 炸药和雷管应分别运输、携带和存放,严禁和易燃物放在一起,并应有专人保管。 运输中雷管应有防震措施。 携带雷管时,应将引线短路。 电雷管与电池不得由同一人携带。 雷雨天不应携带电雷管,并应停止爆破作业。 在强电场附近不得使用 电雷管。 如在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同车携带少量炸药 (不超过 10kg)和雷管 (不超过20 个 )。 携带雷管人员应坐在驾驶室内,车上炸药应有专人管理。 爆破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 ,持证上岗。 爆破工作应有专人指挥。 运送和装填炸药时,不得使炸药受到强烈冲击挤压,严禁使用金属物体往炮眼内推送炸药,应使用木棒轻轻捣实。 电雷管的接线和点火起爆应由同一人进行。 火雷管的导火索长度应能保证点火人离开危险区范围。 点火者于点燃导火索后应立即离开危险区。 爆破基 坑应根据土壤性质、药量、爆破方法等规定危险区。 一般钻孔闷炮危险区半径应为 50m;土坑开花炮危险区半径应为 100m;石坑危险区半径应为 200m;裸露药包爆破的危险区半径不小于 300m。 如用深孔爆破加大药力时,应按具体情况扩大危险范围。 准备起爆时,除点导火索的人以外,都应离开危险区进行隐蔽。 起爆前要再次检查危险区内是否有人停留,并设人警戒。 放炮过程中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内。 如需在坑内点火放炮时,应事先考虑好点火人能迅速、安全地离开坑内的措施。 雷管和导火索连接时,应使用专用钳子夹雷管口,严禁碰雷汞部分,严禁用牙咬雷管。 如遇有哑炮时,应等 20min 后再去处理。 不得从炮眼中抽取雷管和炸药。 重新打眼时,深眼要离原眼 ;浅眼要离原眼 ~ ,并与原眼方向平行。 爆破时应考虑对周围建筑物、电力线、通信线等设施的影响,如有砸碰可能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起重与运输 起重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人统一指挥,指挥信号应简明、统一、畅通,分工应明确。 参加起重工作的人员应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 工 作前,工作负责人应对起重工作和工器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起重机械,如绞磨、汽车吊、卷扬机、手摇绞车等,应安置平稳牢固,并应设有制动和逆止装置。 制动装置失灵或不灵敏的起重机械禁止使用。 起重机械和起重工具的工作荷重应有铭牌规定,使用时不得超出。 流动式起重机,工作前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平整停机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电动卷扬机应可靠接地。 起吊物体应绑牢,物体若有棱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时,在棱角和滑面与绳子接触处应加以包垫。 吊钩应有防止脱钩的保险装置。 使用开门滑车时 ,应将开门勾环扣紧,防止绳索自动跑出。 当重物吊离地面后,工作负责人应再检查各受力部位和被吊物品,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正式起吊。 在起吊、牵引过程中,受力钢丝绳的周围、上下方、内角侧和起吊物的下面,严禁有人逗留和通过。 吊运重物不得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起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于固定起重设备为 ; 用于人力起重为 ; 用于机动起重为 5~ 6; 用于绑扎起重物为 10; 用于供人升降用为 14。 起重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61 的规定: 表 61 起重机械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线路电压 (kV) < 1 1~ 20 35~ 110 220 330 500 与线路最大风偏时的安全距离(m) 2 4 6 7 复杂道路、大件运输前应组织对道路进行勘查,并向司乘人员交底。 运输爆破器材,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易燃、易爆物件时,应遵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并设标志。 装运电杆、变压器和线盘应绑扎牢固,并用绳索绞紧;水泥杆、线盘的周围应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