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找规律 刚才,我们是随意摆放,如果是有规律的摆,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① 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② 每增加 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 3个。 ③ 每增加 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 4个。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课本习题 如果是奇 数个的正方体竖着摆放,露在外面的正方形面数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从观察放在墙角处的一个正方体开始,每个同学都能自己得到答案,然后增加难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解决 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 学生在主动进行观察、感知、猜测、验证、推理的过程中探索新知,学生能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在观察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备 课 笔 记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实际运用。 预习要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 (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 ) 二、课堂练习 (一)练一练第 1题 请学生拿出长方体,说一说它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的算法。 (二)练一练第 2题 1.指导学生读懂题意。 2.强调 5个面的面积和。 (三)练一练第 3题 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注意涂的面有几个。 (四)练一练第 6题 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2.关注学困生的辅导。 (五)实践活动 搭出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看谁搭得最多。 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课堂小结 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正方体铁盒有五个面, 6 6 5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更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备 课 笔 记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实际运用。 预习要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面积。 教 学 过 程(第 2 教时) 一、 复习导入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怎样求它们的面积 ? 二、课堂练习 (一 )练一练第 4题 1.拿出 3 个正方体摆一摆。 2.完成第 4题。 (二)练一练第 5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变化。 3.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三)练一练第 7题 “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进行集中订对答案。 (四 )练一练第 8题 1. 让学生用正方体按照课本上的符号,找一找相对的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能引导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本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在做练习,我只是适时引导。 同学们上课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备 课 笔 记 课题 分数乘法(一)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自 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计算原理,学生能熟练准确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预习要点: 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 一 、 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揭题导入 同学 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一位小朋友正在为 墙报剪花边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主题图 一个占整张纸的 1/5, 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你是怎样得出这个 3/5 的呢。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的思考过程吗。 1/5+1/5+1/5 1/5x3 这里的 1/5 表示什么。 3呢。 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你能迅速地说出 1/5+1/5+1/5 的计算结果吗。 你是怎样计算的。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分 数 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 、 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探索分数 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问题呈现: 你能根据 1/5x3 的意义,写出 1/5x3 的计算过程吗。 1/5x3=1/5+1/5+1/5=1+1+1/5=1x3/5=3/5 那么,你能计算出 3 x 1/5 =。 吗。 为什么。 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 1)完成涂一涂,算一算和练一练 ( 2)完成试一试 在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 同学 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通过沟通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图解 、加法解、乘法解),将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求 3个 1/5的和是多少,让学生列式可以是1/5 3也可以是 3 1/5。 然后运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释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初步感知挖掘数学概念本身方法的重要性。 备 课 笔 记 课题 分数乘法(一)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计算原理,学生能熟练准确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 展初步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预习要点: 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寻找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过 程(第 2 教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4 15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 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 3 17=,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 2页涂一涂,算一算, 2个 37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 2 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 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 备 课 笔 记 课题 分数乘法(二)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预习要点: 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 一、复习导 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 6 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笑笑的苹果是小红 的,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 巩固练习 做课本试一试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用图形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必要的,要在计算前充分感知涂图形的过程,为后面计算打下基础。 有了前几节课的铺垫,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多大的错误,说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很多学生对约分还是做得比较好。 备 课 笔 记 课题 分数乘法(二) 课型 总课时 2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难点: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预习要点: 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 学 过 程(第 2 教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 加减运算题。 4 1/5 12 1/5 =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 1 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 换算。 学生做第 2 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 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 4 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 说自己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调整了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学后教,课堂上学生讨论明白了:谁是单位“ 1”,单位“ 1”已知的,用乘法计算(虽然这部分知识目前没有涉及),我认为适当渗透有利今后的教学。 以小组合作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备 课 笔 记 课题 分数乘法(三) 课型 总课时 1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继续巩固理解分数乘 法的意义,通过折纸操作,理解分数乘以分数和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对学生进行合。20xx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相关推荐
?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方法 2: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 ?同学们在发言中可 能会提到苏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然后教师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珠 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 之一呢 ?”在学生优先发表见解后,再继续深入分 析,使学生真正明白本区各方面的优势所在。 方法 3: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
1、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二十五章 (重点 )(重点)学习目标问题 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讲授新课相似三角形测物体的高度一据史料记载 ,古希腊数学家 ,天文学家泰勒斯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 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如果木杆 m,它的影长 m,测 01m,求金字塔的高度
不循环小数 . 师生总结:从以上填空可以说明 2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3. 请你再举出几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 . 除了以上提到的 2 ,我们熟悉的圆周率 也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此外,我们还可以构造几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 „„等 . 三 ,形成概念 1.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无理数,它们互为相反数
1、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 【学习要求】 1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2 能根据平面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 3 掌握三点共线的判断方法 【学法指导】 1 应用平面向量共线条件的坐标表示来解决向量的共线问题优点在于不需要引入参数 “ ” ,从而减少了未知数的个数,而且使问题具有代数化的特点、程序化的特征具体运用时,要注意向量的共线、平行与几何中的共线、平行的区别 2
rds, Chinese words and pictures of activities: free, feel, interesting,listen to music, my friends, have a piic ect. 2. T asks about some students one by one randomly to pick out a card and show it
Let’s practice . (1) 补全课文对话。 Let’s try . 由上学日引至周末,引出 Jinxiang 和 Da xiong 周日的作息时间。 Let’s do . 有奖小调查 :先准备好问题,然后访问你的一位好朋友,并记录下来,放到 抽奖箱。 ( 1) 访问朋友周末通常几点做什么。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想问什么问题或用头脑风暴罗列日常做的事情,以便使学生的语言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