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一、 单选题1、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 A 、李嘉图 B、赫克歇尔 C、 里昂惕夫 D、 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3、 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价 B 、价 C、 价 D、 价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 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 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A、亿美元 B、 亿美元 C、 亿美元 D、 亿美元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7、 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8、 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10、 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11、 2003 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 2 万亿美元, 10 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A、 2% B、 4% C、 10% D 、20%二 、多选题1、 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包括( )A、直接贸易体系 B、总贸易体系 C、专门贸易体系 D、货物贸易体系 E、服务贸易体系2 、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有( )A、矿物燃料 B、动植物油脂 C、饮料及烟类 D、机械及运输设备 E、塑料制品3、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行业包括的部门有( )A、通讯 B、家电制造 C、银行 D、建筑 E、交通三、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值2、贸易商品结构3、国际贸易地理方向4、过境贸易5、转口贸易6、国际贸易四 、二章 国际贸易的利益 一、单选题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资本流动 D、自然条件2、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是 ( )。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分工 B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C 、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分工 D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分工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 )。 A、 1112 世纪 B、 1415 世纪C、 1618 世纪 D、1819 世纪4、社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为( )。 A 、生产力增长 B、经济增长 C、信息的丰富 D、生产水平的地位5、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是( )。 A、自然条件 B、市场规模 C、社会制度 D、生产力水平6、在国际分工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 )。 A、自由竞争 B、垄断 C、合作互助 D、自由贸易7、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 )A、一战后 B、20 世纪初 C、二战后 D、19 世纪中叶8、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工业国与工业国的分工 B、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C、农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 D、工业国与矿业国的分工9、所谓贸易小国就是指( )。 A、贸易绝对量很小的国家 B、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C、人口规模较小的国家 D、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出口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较小二、简答题1. 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2.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这种利益源自何处?3.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一、单选题1、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2、按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提出的。 A、 B、李嘉图 C、俄林 D、托马斯孟3、首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说的是( )。 A、威尔士 B、弗农 C、波斯纳 D、格鲁伯4、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通常是(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资源密集型产品 5、需求偏好相似说是( )提出的。 A、俄林 B、弗农 C、格鲁伯 D、林德6、 国别价值和( )存在“比较差异” ,是国际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A、国际价值 B、国际市场价格 C、国际生产价格 D、贸易条件7、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 )。 A、大卫·李嘉图 B、俄林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8、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是根据( )。 A、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D、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9、认为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的是( )。 A、里昂惕夫 B、俄林 C、萨缪尔逊 D、大卫·李嘉图10、用国家间需求结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是( )。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需求偏好相似说 D、产品生命周期说二、多选题1、主要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理论是( )。 A、比较成本说 B、绝对成本说 C、产业内贸易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 E、需求偏好相似说2、下列对里昂惕夫之迷进行解释的学说是( )。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 E、需求偏好相似说3、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出口本国( )。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稀缺要素密集型的产品 D、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 E、绝对成本低的产品4、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有(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凯恩斯 E、李斯特三、 名词解释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里昂惕夫悖论3、公司内贸易4、产业内贸易四、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哪些发展?四章 贸易条件理论一、单选题1 、能够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 )。 A 、比较成本说 B、相互需求原理 C、绝对成本说 D、要素比例说 2、下列哪位运用相互需求曲线来确定两国间进行贸易的贸易条件的均衡 ( )。 A、李嘉图 B、 C、马歇尔 D、里昂惕夫3、单因素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 )。 A 、S=(x) B 、S= (x) C 、S= (x). D、 (m) 如果对于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 1 表明 ( )。 A、该国贸易条件改善 B、该国贸易条件恶化C、该国贸易条件不变 D、该国贸易条件发生变化,但不知道是改善还是恶化 5、 )。 A、两国间贸易联系程度 B、两国间经济互补程度C、两国间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 D、两国间商品的国别价格6、马歇尔在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时运用的是( )。 A、相互需求法则 B、相互需求曲线 C、投入产出曲线 D、成本曲线、7、相互需求原理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约翰 ·穆勒 C、马歇尔 D、弗农8、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通常称作( )。 A、指数贸易条件 B、净贸易条件C、收入贸易条件 D、双向因素贸易条件二、答题1. 简述各类贸易条件指数及其经济含义。 2. 简述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上的贡献和局限性。 3. 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有哪些?4. 简述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贸易条件理论一、单选题1 、能够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 )。 A 、比较成本说 B、相互需求原理 C、绝对成本说 D、要素比例说 2、下列哪位运用相互需求曲线来确定两国间进行贸易的贸易条件的均衡 ( )。 A、李嘉图 B、 C、马歇尔 D、里昂惕夫3、单因素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 )。 A 、S=(x) B 、S= (x) C 、S= (x). D、 (m) 如果对于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