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北京版语文必修五第10课原毁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就有轻以约;有强者,就有弱者;有事修而谤兴,就有德高而毁来。 可见,没有缜密的构思和深入的思考,语言文字上是不可能 做到如此对称工整的。 读韩愈 梁 衡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韩愈被贬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 “ 好收吾骨瘴江边 ” 的心境还要坏。 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 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 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 “ 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 ” 其习俗又多 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常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 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 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 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 他到任之 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 “ 以正音为潮人语 ”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 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 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 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 文如其人,文如其心。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 谏呢。 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 历史会怎样改写。 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 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 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 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 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