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内容说明内容摘要:

兔和 3只兔宝宝合起来写出加法算式 2+ 3- 5或 3+ 2= 5;还有的学生想到把 4只灰兔 和 1只白兔合起来,写出加法算式 4+ 1= 5或 1+ 4= 5等。 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得出四个不同的算式。 一方面加强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渗透“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数学规律。 兔博士提出的“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是教材第一次在例题中要求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教 师要注意引导。 一是让学生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二是要能提出问题。 教师可示范提出问题。 第 3课时,减法的初步认识。 减法的初步认识与加法的第 1课时设计思路相同,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小明送给小妹妹 2幅画片”的情境,和“小明还有几张”的问题,提出了“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要求。 呈现了摆花片和直观显示减去的花片示意图,引出减法算式、“ - ”和算式的读法。 接着,教材设计了“一图一式”,给出简单的情景图和直观图,看图进行减法计算。 减法意义的学习与加法意义相比,对学生来讲经验少一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 解减法的意义,认读“ - ”和减法算式。 课堂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问题情境的数学信息,也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送给同学画片的情境,亲身经历从“ 5张画片里去掉 2张,还剩 3张 ” 的事实,然后,让学生用花片摆出送画片的过程。 学生在摆花片的过程中直观感受,从 5个花片中拿走 2个,还剩 3个。 这时教师介绍划掉或用虚线圈起来表示减去的图示,并重点教学“ - ”、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算一算”的前两道题是简单的情景图,给出完整的算式,让学生填得数。 后两道题是图形示意图,给出的算式只有被减数。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前两幅情景图,理解每幅图表 示的意思后填得数。 后面一组图要让学生明白,用斜线划掉或用虚线圈起来都表示“去掉”,然后再把算式中空格里的数填完整。 ● 6~ 10的加减法 教材继续采用“情境十问题”的呈现方式,并且每幅情景图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 这样设计的目的,首先是在解决教材中的问题的时候学习基本计算,然后是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在解决简单问题中学会计算。 6~ 10的加减法,安排了 3课时。 第 1课时, 7的加减法。 教材选择小朋友放风筝的事例,设计了 4个女孩 3个男孩放风筝的情境,他们的风筝有 5个在天上飞着, 2个落在地上。 教材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在列出加法算式 3+ 4= 7之后,兔博士又提出“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选择情景图中的其他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教材给出亮亮提的问题“空中还剩几只风筝”,得出 7的减法算式 7- 2 = 5。 然后,“算一算”设计了“一图二式”学习 6的加减。 本课的重点是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 课堂活动中,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算。 计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可 能 列出 3+ 4= 7或 4+ 3= 7两 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教师要给予鼓励。 然后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人、风筝、树三个不同的方面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列出算式: 7- 2= 6+ 1= 2+ 5= 5+ 2= 1+ 6= 7- 1= 7- 6= 7- 3= 7- 4= 3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