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9.2《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4、务范围扩大,城市内部交通没有更加拥堵。 答案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2014 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 8 月 5 日30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读“上海市示意图”( 部分) ,据此回答 67 题。 6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是()A BC D7关于上海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港腹地为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高B上海建材行业的市场只局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市的经济影响可扩展到西北地区D增加上海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解析第 6 题,、为上海市中心附近,其布局为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市区外围主干道的交会处,其布局为交通最优原则。 第 7 题,上 6、 题,从题中所述的“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可以判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了联运。 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 第 9 题,注意题中的关键词“网购” ,即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不需要实际的商业网点,因此可以排除 A、B 两项;“网购”可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可以排除 C 项;“网购”这种购物方式更灵活和方便,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答案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扬州模拟) 中亚位于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 9、12 题,左图显示行人数量增加的时候,零售商业面积既有增大,也有减小,B 正确。 右图显示与交通节点相同的距离,道路交叉口的零售商业面积大,D 正确。 第 13 题,行人数量的多少,代表市场,从左图可以看出市场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右图表示道路交叉口和公交站点与零售商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对商业活动的影响。 答案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4(2015新课标,36 ,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 1 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 年 11 月 20 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 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 11、陆和沿海的港口。 尼日利亚的经济以农矿业为主,修建铁路可以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第(2)题,由图可知,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几乎与海岸线平行,从东向西,横贯沿海地区,连接两条通往内陆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第(3)题,由图中经纬网可知,尼日利亚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在此气候条件下进行铁路建设,主要是防止中暑、防止晒伤、防止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防止疫病和瘴气等。 第(4)题,主要考查铁路建设涉及的工业部门。 涉及铁路建设的工业部门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制造、机车制造,另外还需要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有关的工业部门。 答案(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 14、展的影响。 解析第(1)题,本题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考查。 读图可知,乙城市有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区,周边还有 3 个规模较小的卫星城,故排除一城一区和分散成组的形态;卫星城的分布是环绕在中心城区的周边,故排除 D 项,所以 C 正确。 第(2) 题,本题是对城市交通线路规划的考查。 可从地铁线路分布的形状(十字相交) 、分布的位置回答走向特征。 中心城区地铁修建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第(3)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城市空间形态将会沿着交通便捷的地铁线向外扩展。 答案(1)C(2)甲城市地铁呈十字相交,分布于中心城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3)地铁沿线交通便捷,运输量大;城市空间将沿地铁向卫星城扩展。(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9.2《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和对英雄的。 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诵读并尝试背诵默写。 【当堂检测】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 ”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默写填空: ( 1)大江东去, ,。 ( 2) ,
少有为,美女衬英雄,潇洒风度 ) 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火。 (从容指挥,辉煌战果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转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年近半百,功业全未建立,缅怀、寄托于古人。 饱含词人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隐含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 《定风波》分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
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 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 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 ( 1) 看、拍、会、登 (板书) (
代戏剧的一场,而是以唱完一套曲子为标准。 也就是说,一本杂剧要唱完四套曲子,而且只能由主角一人唱曲,或正旦,或 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 “旦本 ”,由正末主唱的叫 “末本 ”。 其他脚色只能念白。 “套曲 ”是与 “只曲 ”相对而言的,把许多 “只曲 ”(至少三只,多的可达二十只左右)连缀起来成为 “套曲 ”。 这种连缀有两个条件:一是 “只曲 ”的次序,什么曲牌在前、什么曲牌在后,基本固定
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 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 ——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 微黄 ——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
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 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 翠翠和祖父之间有 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 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 (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 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 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