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8.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第 1 题,巴西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条件逊于美国;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丰富,大豆增产潜力大。 第 2 题,和美国比较,巴西的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巴西大豆价格低的主要原因应是劳动力成本低。 第 3 题,依据材料可知,我国大豆生产面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 5、,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 67 题。 6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7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解析第 6 题,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 第 7 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答案典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89 题。 8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 8、热带、亚热带气候区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C丙主要种植水稻,水利工程量大,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主要分布在城市周围,科技含量高解析第 10 题,甲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混合区,主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调整,机械化程度高。 乙地是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以生产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但分布区交通便利,影响乙地的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丙地以粮食作物为主,但粮食商品率较低,应是季风水田农业,影响因素是气候和劳动力。 丁地为典型畜牧业区,其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集约化农业,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影响因素是市场、饲料。 第 11 题,甲是混合农业 10、果汁产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A地表径流量增大,水质改善B带动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C缓解当地的土地沙化和盐碱化D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解析第 12 题,由图可知,甲地为山东半岛,多丘陵,而乙地为黄土高原地区。 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地面积更广,生产成本较低;且乙地气候大陆性更强(距离海洋更远) ,降水较少,光照条件更好,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第 13 题,大力种植苹果并发展苹果汁产业,延长了产业链,带动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但对地表径流、水质改善以及土地沙化、盐碱化无直接影响。 答案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4(2016江苏盐城上学期期中)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 13、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 A 级绿色食品。 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砾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沙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为_。 (2)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是_。 (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不利气候条件。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为改善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题,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