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4.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3、变化小C盛行风向变化小 D一年四季变化小5图示地自然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A、两地 B、两地C 、两地 D、两地解析第 3 题,地位于巴西东南部,纬度较低,气温高,虽离赤道较远,但其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自然带应为热带雨林带。 第 4 题,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一年四季变化小,故大多没有形成年轮。 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地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故图示地自然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两地。 答案013海南地理,8 8、带,新疆的山脉没有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015江苏地理,12)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 14 题。 14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 图中显示冬、夏牧场中间为森林,说明山坡为迎风坡,森林所处高度降水最多,冬、夏牧场所在高度降水较少,为草地。 为充分利用当地草场资源,夏季在海拔高的地区放牧,冬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放牧,故 A 项正确。 答案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