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41)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精选练习(含解析)内容摘要:
3、知溶液呈中性,故 B 正确;C、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溶液呈中性,c(H +)=c( )=10 7 ,c()=c() ,电离平衡常数K= = = ,故 B 正确;D、随反应进行,水的抑制程度减弱,水电离程度增大,故 D 错误;故选 D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H2(g) 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 10。 若将 1.0 12 12HX(g)通入体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 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A5% B17%C25% D33%【答案】B【解析】由题中反应和数据可知:HX(g) H2(g) X2(g)的平衡常数 K在该温12 12度下 HX(g)的分解反应达平衡后其减小的浓度 4、为 x ,则平衡时 2、X 2的浓度分别为(1.0x),,代入 K 的表达式有:(0.5 x)1/2(1.0x)得 x可知 转化率为 100%1.0 6、 “类推”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的结论中正确( )A.A 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 A 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 F 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也是 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O 2)是分子晶体;而二氧化硫()不是分子晶体【答案】B 7、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 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31 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 下列有关 6、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 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据电子转移守恒,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分析可知,合金的物质的量为 金属全部溶解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3 A 正确;B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 有告诉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生成气体的体积,故 B 错误;C若硝酸无剩余,则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 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00酸若有剩余,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 100以消耗 液的体积 V100 C 正确;D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定全为镁,质量为 4g/全为铜,质量为 4g/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m)m D 正确;故选 B8、X、Y、 7、Z 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Y、Z 一定是非金属单质BX、Y、Z 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C若 X、Y 都是金属单质,则 Z 必为非金属单质D若 X、Y 都为非金属单质,则 Z 必为金属单质【答案】C 9、下列化工生产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氯碱工业B接触法制硫酸 C制造普通玻璃 D工业合成氨【答案】C【解析】各选项涉及的主要反应为:A 项,2H 2O 2 2;B 项,41O 2 2,2 22,H 2O= 项,O 2;D 项,N 23H 2 20、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 9、提高 )升温增大压强使用铁触媒降温减小压强充入一定体积的氩气按 2起始状态相同的投料比再充入 2的混合气体A B C D【答案】C【解析】依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H 2 2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放热的反应,故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都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 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充入不反应的稀有气体,不会改变平衡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浓度,故平衡也不移动,选项 C 正确。 13、合成氨所用的 中有一步反应为 CO(g)+g) g)+H2(g);H0。 欲提高 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 增加压强 使用催化剂 增大 浓度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其中正确的 11、大 浓度,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 总量增大,其转化率反而减小;增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的操作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与平衡时 转化率无关。 14、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 5%。 若反应前后的条件保持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和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是()A1/5 B1/4 C1/3 D1/2【答案】A【解析】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00 其中氨的体积为 2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 2 2生成 2 体积的 应体系的总体积也缩小 2 体积,从而推知,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和平衡后混合气体中 缩小的气体体积为 25 反应前的气体体积为 100 5 25 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是 251251/5,即选项 A 正确。 15、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是()A BO 2 D氯气【答案】C【解析】氮氧化物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烟雾16、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的原料通常来自_。 (2)已知 N2(g)3H。(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41)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精选练习(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