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6.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2、长模式为原始型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解析第 2 题,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 0,为负增长;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 0,因此 B 项正确。 第 3 题,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应为发展中国家;丙地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趋缓。 答案016淮安调研) 甲市 2008 年户籍人口出生 人,死亡 人,死亡率为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 14 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 45 题。 4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5四个地区中,人口增 5、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 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9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 B C D解析第 8 题,本题结论主要通过判读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线得出。 195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A 项错误;在各时间段中,1950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B 项错误;199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 项错误;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20以下上升至 20以上,D 项正确。 第 9 题,通过对 2010 年的 “三率”对比可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次高的为亚洲,最低的为欧洲,次低的为北美洲。 答 8、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C死亡率持续下降D人口总数不断增加13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B老年人口比例上升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解析第 12 题,读图可知,出生率略有上升,A 错;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B 对;死亡率略有上升,C 错;人口总数不断上升(自然增量率略有上升),D 对。 第 13 题,单独二孩属于人口自然增长范畴,与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关系不大,A 错;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单独二孩政策,使出生率略有上升,但不能从整体上改变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所以老年人口比例上升,B 对;单独二孩,人口不会进入高增长阶段,C 错;单独二孩,自 10、10 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第(2)题,从中国 1564 岁人口比例图中看出,1564 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 第(3)题,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 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 (2)2013 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从 2 12、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15(2016江苏南京调研)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 1950 年、1980 年、2010 年、2050 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 年末我国总人口为 ,超过 60 岁的老年人为 ,约占总人口的 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 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最新海量高中、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未来五年将 13、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性。 (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2)读材料一,属于 2010 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 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 (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 理由是什么。 解析第(1)题,人口普查可以查清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城市化水平,但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消费水平、科技水平等有关,人口普查没有办法查清。 第(2)题, 2010 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从材料中分析得出,其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