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48)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精选练习内容摘要:
3、电子的物质的量 a a 6D改变温度,产物中 a 案】D【解析】若某温度下反应后 11,令 c()11 1 , c() 1 c( )c( )1 ,根据电子守恒可求得 c( 2 1 ,则 ,A 项正确;B 项, 312由反应产物 , n( n( n( a 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 12 12 12移电子 a 反应中只生成 转移电子 a 反应中转12 56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范围为 a a 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12 56 据电子守恒,可产生 大理论产量) a 项错误。 167、现有 A、B、C、D 四种金属片,把 A、B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 上有气泡产生;把 C、D 用 5、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有机物的合成的问题。 10、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 D. 将煤压成煤球使用【答案】D 11、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O O【答案】列说法正确是( )。 A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B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C石油分馏能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D石油裂化主要得到是乙烯、丙烯等【答案】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 6、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 石油是二级能源 C. 电能是一级能源 D. 水力是一级能源【答案】D 14、A、B、C 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 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E 中一定都含有甲元素B单质 B 肯定是氧化剂CA、B、C 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D若 A 是非金属,则 B 一定为金属【答案】B【解析】根据 DA E,则 E 中一定含有甲元素,根据 DB AF,由于 A、B 均为单质,B 8、100 1 1 ,24 1 , 2 240 6 ,辛烷过量,则辛烷不能充分燃烧,尾气中会增加 3)若 a,O 2过量,即空气过量,由于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 O,进而生成 应方程式:N 2O 2 2 2=25、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铵盐、尿素等的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N2(g)+3H 2(g) 2g)H=1(1)2(g) N2(g)+3H 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有 单位时间内生成 3n 2:同时生成 2n 2、H 2表示反应速率比为 2:1:3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BCD(2)工业上常用 O2(g)+2(g) 10、于电解尿素H 2) 2的碱性溶液制取氢气该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况) ,则消耗的尿素为 g(忽略气体的溶解) 【答案】 (1)C;(2) ; 增大; B; H 2) 26e -+8=+6H 2O;15【解析】 (1)单位时间内:生成 3n 2是正反应,同时生成 2n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用 2、H 2表示反应速率比为 2:1:3,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平衡无关,故错误;密度= ,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等,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在变,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故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有,故选 C;(2)20,n( )=。(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48)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精选练习
相关推荐
处时 , 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 则 h 为 (A) A. R B. 2R C. 2R D. ( 2- 1)R 3. 如图所示 , 两球间距离为 r, 而球质量分布均匀 , 大小分别为 m m2, 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的大 小为 (D) A. Gm1m2r2 B. G m1m2( r+ r1)2 C. G m1m2( r+ r2)2 D. Gm1m2( r+ r1+ r2) 2
微观粒子不仅有 粒子性 , 同时还具有 波动性 , 它们的运动规 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而 量子力学 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2.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 低速 运动 , 不适用于 高速 运动;只适用于 宏观 世界 ,不适用于 微观世界 . 三、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 弱引力与强引力. (1)每一个天体都有 一个引力半径,半径的大小由天体的 质量 决定.
确的是 (C) A. 重力 做的功为 2mgh,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2fh B. 重力做的功为 0, 空气阻力做的功也为 0 C. 重力做的功为 0,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2fh D. 重力做的功为 0,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0 4. 如图所示 , 表示物体在力 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位移 , 试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况下力 F 对物体所 做的功.设在这三种情况下力 F 和位移 l 的大小都相同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 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 3. 分 乐段欣赏乐曲。 ( 1)第一乐段。 ① 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 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速度和 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3、置中的 A B C D【答案】C 7、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上层是水层的是()A苯 B乙醇 C煤油 D四氯化碳 【答案】D【解析】酒精能与水互溶,不分层;苯,煤油,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其中苯、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故选 D8、下列与试验操作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制乙酸乙酯时,迅速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B在石油蒸馏装置中,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C用铂丝蘸取少量
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 (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