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37)改善大气质量-精选练习(含解析)内容摘要:

2、为 2: 3C16臭 氧 中 含有 023个原子D 氧 中 含有电子总数为 18023【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B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 C某次酸雨的 由于溶解了 D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答案】B 4、今年 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 ) A. B. C. D. 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 5、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O 2可促进光合作用C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可使太阳光辐射到宇宙中的能量减少【 4、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案】C 10、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室内种植芦荟、常青藤等植物B室内有异味时,要及时喷洒香水覆盖异味C经常敞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D不要随意对室内装饰【答案】11、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是 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烟囱升高;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入石灰开发新能源A、 B、 C、 D、【答案】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N 2 BO 2 C D【答案】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 欲减缓此现象,最理想的燃料是()A优质煤 B天然气C汽油 D氢气【答案】D【解析】A、B、C 中燃料燃烧都能生成 氢气燃烧只生 5、成水,是最理想的燃料。 14、在离子浓度都为 0.1 的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在含 +、H +的溶液中加入锌粉:+、+、H + 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2 C在含 I、2、的溶液中不断通入氯气:I 、2D在含 H +、+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H +【答案】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 元酸、多元酸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根据分 8、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烧杯;(3)操作是将粗 得到纯净的 过程为重结晶。 (4)操作是将滤液中的溶质进一步提取,故操作是加热蒸发溶剂,析出大量固体后冷却,故答案为:除去 H 4面的杂质;蒸发浓缩溶液,析出多量固体后冷却; (5)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物有 成物有 O 2,根据质量守恒还应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3H 2O,第二步反应是将第一步生成的 入的反应物为 用了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越小则优先析出的特性,所以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H 226+3H 2O;F+(6)流程中 指第一步操作中必须保证 防止生成响制取物质的纯度,故答案为:保证 止在加入 9、 2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题目难度角度,注意把握制备流程的反应原理,根据题中信息解答,本题易错点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思考。 18、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份是 2。 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取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滤液;冷却结晶。 (1)在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该仪器的作用依次是 、 、。 (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阴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三等份:取一份溶液,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含有。 取另一份溶液,为检验 ,应向溶液中加入。 取剩余的 10、一份溶液,加适量硝酸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由此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你认为该结论是否严密。 为什么。 【答案】(1) 加速溶解;引流;防止液体飞溅(使液体受热均匀)(2)有气泡产生;盐酸酸化的 不严密,因为 、2 也会与作用而产生沉淀(g 29、煤等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 果某火力发电厂每秒燃烧 10 ,煤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 假设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 计算该发电厂每天产生的 答案】270000析】解:n() = n(S) = 1000g/0%243600/32g/70000发电厂每天产生的 700000、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 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 图所示:试管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