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光照图的判读与晨昏线应用(含答案)内容摘要:
2、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 3 题。 最新海量高中、球表面的晨线是()A.线 B.线C.线 D.线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 点,北京时间(东经 120 度)为 1 时 36 分 6 秒时,当天 6 时所在经线位于 180 度附近,所以 A 选项最合理。 答案A(2015江苏版第四次全国大联考) 下图中 N 为北极点,M、Q 为赤道上两点, 点是晨昏线与某条经线的交点(图中四条相邻的经线经度差相等)。 读图回答 45 题。 5、方向逆时针可判断为北极点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光照图;D 晨昏线与某条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光照图。 故 C 正确。 第7 题,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最小,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最小,冬至日时接近近日点 1 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 错;澳大利亚农民是 35 月(当地秋季)播种小麦,B 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各地均东南日出、西南日落,C 正确;北印度洋洋面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冬季海水自东向西流,且冬季南亚为东北季风,所以广州驶往伦敦的船经北印度洋海域时应为顺风顺水,D 错误。 答案016江苏南京调研)下图为 “半 8、;当 160E 的地方时为 6 时时,雅库茨克地方时为 4 时,因雅库茨克纬度高(约 62N) ,接近北极圈,故雅库茨克的昼长接近 20 小时,4 时已是白昼。 故选项 B、C 正确。 答案015泰州二模)读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下图) ,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读图回答 1213 题。 ),120W)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 2、丙、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12 题,由图中公转轨道的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上空的侧俯视图,即图中所示极点为北极点。 结合经度度数增加方向可知图中所示 120经线应为东经,且该条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知此时太阳直射 10、中所示极点为北极点。 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据图中公转轨道方向可知接下来直射点将北移,则 3 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 北半球夏季,则南半球为冬季,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草木枯黄,故 A 正确;南印度洋洋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夏季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故 B 错误;东亚地区盛行夏季风,风向为东南,澳大利亚西北部此时受南半球信风控制,风向亦为东南,故 C 正确;南非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温和多雨,故 D 错误。 答案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4.(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 2015 年 10 月 18 日,为期 10 天的中国首届 13、。 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小(2)夏至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昏线0(4)先变快后变慢先变大后变小15.(2016扬州上学期期中)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上太阳高 度为 0,B 点为 与纬线的切点。 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 期不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是。 (3)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此刻北京时间是,赤道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5)若 B 点的纬度逐渐变大,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亚洲高压的势力。 (增强或减弱)解析第(1)题,由题干知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 上太阳高 度为 0,且与纬线 75N 相切于 B 点,则 为晨昏线;由图中阴影部分AB。(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光照图的判读与晨昏线应用(含答案)
相关推荐
胶带固定在线圈上,使两端引线在一条直线上 .用小刀刮去两端引线的漆皮,不过注意一端全部刮掉(可以用砂纸打),另一端只刮去半圈,这样线圈就做成了 . [生乙]我们组是剪两段直径约 1 mm,长度约 100 mm的相同的铜丝,上端弯成 Z字形,下端与导线相连并用图钉固定在硬纸板(或木板)上,与线圈相连的端点要大致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支架就做成了 . [生丙]把线圈放在支架上,磁铁放在线圈下方
2、物【答案】C 3、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12 14种气体,以下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量不等 量分别相等 子数和质子数分别相等【答案】列元素中,属于第二周期的是( ) A氢 B氧 C钠 D氯【答案】B 5、X 元素的阳离子 X+ 和 Y 元素的阴离子 Y - 都具有与 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 的原子序数比 Y 小 BX
课堂活动 ① 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 a.引导学生利用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讲述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在此过程中电磁波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b.在讲述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时可与信鸽加以类比,强调电磁波在此过程中起着运载 信号的作用。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的观点 适 当 加 以 交流。 归纳出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的结论。 学生调查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要在此加以指导
讨论后,阅读课本的想想做做 —— 让线圈转起来,亲自动手,制作小小电动机的线圈。 电动机的原理和基本构造 原理: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会发生运动(或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会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利用模型、挂图或幻灯片认 识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定子和转子。 提出问题:怎样实现电动机的持续转动,电动机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演示课本的图 ,边演示
2、:3H)2+22H)3+3向 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2H+=S +2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体:【答案】列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醋酸 B金属钠 C碳酸钙 D无水硫酸铜【答案】D【解析】A、醋酸和乙醇和水不反应,不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故 A 错误;B、金属钠与乙醇或水都反应生成氢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水,故 B 错误;C、碳酸钙难溶于水,不和酒精和水反应,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水,故 C
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实验进行验证吧。 [演示实验 1]: 出示演示板、接好电源、用一根导线将灯泡两端直接接起来(即让灯泡短路) 现象:灯泡不亮了,保险丝烧断,表明电路中电流过大了。 [演示实验 2]: 出示演示板,在电路中逐渐增加几个功率大的用电器。 现象:电流表的示数越来越大,最后保险丝熔断,所有用电器停止工作。 表明电 路中电流过大了。 (板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