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2.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练习(含答案)内容摘要:
3、西北,A 项正确。 答案2016江苏省实验中学质检) 北京时间 2014 年 12 月 22 日 7:03,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 2014 年 12 月 22 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日期的分界线是地方时 0 时所在的经线与 180经线,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为地球上新的一天。 此时,北京时间为 2014 年 12 月 22 日7:03,则地方时为 0 时所在的经线为 1415E,从而我们可以把该思维过程转化为下面的图形,很明显此刻 12 月 22 日的范围小于全球的 1/2。 答案D(2016江苏常州九校联考) 读图,完成第 5 题。 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解析A 地位于赤 6、 8 点解析第 8 题,两天的界线有自然界线 0 时线和人为界线日界线两条。 自东十二区(180 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 180东侧)减 1 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P 点位于 90E,位于 0时经线以东 90 个经度,时间早 6 个小时。 第 9 题,90E 为(m1)日 6 点,北京时间为 120E 地方时(m1)日 6 点(12090)15(m1)日 8 点。 答案部)洋流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中地的区时为() 最新海量高中、此时北京时间为() 解析第 10 题,由图可知地位于东经 45,处于东三区;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可推算西六 8、,可知 Q 点及 P 点所在经线是日期分界线,而 地球平分为昼、夜两半球,P 点所在经线平分其中一个半球,据此可知 P 点所在经线为 0 时经线,Q 点所在经线是 180经线;Q 点与 P 点经度相差 120,根据经度数增大方向可判断 P 点的经度为 60W。 第 12 题, P 点的地方时为 0 时,则 P 点所在半球是夜半球, 为晨线, 为昏线,南极及其周围为极夜,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慢。 第 13 题,P 点 (60W)的地方时为 0 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12 小时,北京在 0 时经线以东,故北京时间应为 7 日 12 时。 答案典题)第 30 届奥运会将于 2012 年 7 月 27 日 19 10、) “时间去哪儿了。 ”索契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地产生时差是经度差异,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是产生不同经度处地方时差,B 选项正确;两地时差与太阳活动无关,D 错。 答案2013江苏学考改编) 2012 年 7 月 27 日,第 30 届夏季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较区时快 1 小时)20:12 开幕。 第 30 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27 日 28 2 2解析伦敦位于中时区,伦敦夏令时 7 月 27 日 20:12 即中时区的区时为7 月 27 日 19:12,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把中时区的区时 7 月 27 日19:12 加上 8 小时,即可得 11、到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 答案015南京、盐城二模改编) 北京时间 2014 年 11 月 1 日 6 时 40 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下图是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 读图回答 1718 题。 点的日期和地方时分别是() 31 日 1 日最新海量高中、 点的日期和区时分别是() 31 日 1 40 分 40 分解析第 17 题,飞行器着陆时间为 11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中晨昏线为晨线,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 点,A 点所在经线为 12 点。 此时北京时间 11 月 1 日 6 时 40 分,交点所在经线为 110E, A 点 12、所在经线为 160W,可以计算出 A 点日期为 10 月 31 日。 第 18 题,B 点所在经线为 20E,位于东一区,计算可知,区时为 10 月 31日 23 时 40 分,A、C 正确。 答案015苏锡常镇四市二模改编) 下图为澳大利亚各州夏令时使用状况示意图,每年 10 月最后一个周日到来年 3 月最后一个周日,为澳大利亚夏令时段,时钟拨快一小时。 读图回答 1920 题。 主要影响因素是() 培拉地区() 小时最新海量高中、南日落解析第 19 题,夏季,较高纬度地区和较低纬度相比,昼较长,昼夜长短差异大,更适合夏令时。 故答案为 A。 第 20 题,夏令时段内,堪培拉昼长夜短,早睡早起才节约能源,A 错误;堪培拉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时段内太阳直射点先靠近再远离,根据“来大去小”原则可判定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后减,B 错;堪培拉位于东 10 区,时间拨快 1 小时,与北京时差增大 1小时,C 对;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 正确。 答案20.CD。(鲁教版)2017版 高考地理复习 2.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练习(含答案)
相关推荐
学生解释:它的意义是灯泡在 1 s 内消耗的电能是 800 J和 40 J。 (前提 是 在 220 V的电压下,即正常工作时。 ) 理解用电器上不同功率 数值 所表示的含义。 聆听。 通过复习旧知识,认识电功率和电功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电功率的本质。 理解功和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电功率进行分析,加深理解。 tWP W=Pt 课堂练习 1.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 150 W
器,用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 . [实验器 材]: :额定电压 ________, :最大阻值 ___________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 ___________A. ___________V; ; [说明]电源的选择应考虑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大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 ,但不能过大 .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 ,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
2、元素在灼烧时都有焰色反应,会干扰 此选项 D 是符合题意的。 3、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 下列金属中,常用作还原剂冶炼其他金属的是( ) A B C D案】D 4、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 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
因为 100W的灯泡比 15W 的灯泡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所以转化为内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这就是为什么 100W的灯泡比 15W的灯泡亮的原因。 5.谈话:这两个公式各有什么用途呢。 如学生不能回答应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 P= W/t 和 P= UI 各有其用途,当知道 P、 W、 t中任意两个时,可以求出另一个(此时应指出: 这样我们可以求出电功率,只要知道 W和
2、C、H、O、N 四种元素,属于氨基酸C硝基胍分子中 键与 键的个数比是 5:1D10.4 g 该物质含有 11023 个原子【答案】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B乙炔、丙烯酸(、醋酸乙烯酯(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C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D谷氨酸分子( )缩合最多可形成 2 种二肽(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某日
(5)滑片滑动时又如何保证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呢。 把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地方的绝缘皮擦掉。 【观察】大家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重点看电阻线的绕法、绝缘皮的是否刮掉,滑片如何与电阻线连接的。 (6)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为使变阻器的可调范围变大,导线用电阻丝代替,它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 【结论】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 4.变阻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