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生物二轮讲练案 6-11种群与群落(含答案)内容摘要:

2、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考向拓展增加选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对于青蛙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F青蛙和稻飞虱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维持它们数量的相对稳定G水稻一定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其种群数量决定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数量H影响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因素只有气候、食物、传染病32015全国卷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个体数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 4、积为 250 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000 头。 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考向拓展根据原题干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生物群落B丙种动物的个体体积一定大于乙种动物C不管外界条件 5、发生怎样的变化,乙种群的 K 值总为 1000 头D能量不能由甲种植物直接流入丙种动物【备考指津】种群和群落的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种群密度及其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内容上,命题形式主要为选择题或综合性的非选择题。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考例探究考向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抽样检测法等。 (2)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 图 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7、(3)图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 中 a 点和图(3)中 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中的 c 点对应C图(1) 中 b 点和图(3)中 f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 中的 d 点对应D图(1)(2)(3)中的 b 点、c 点、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方法技巧用曲线图表示 K 值的方法图 图中 A、B、C、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 值,A 、C 、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2。 对点训练1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图 )的分析,正确的是()图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呈“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C预测种 9、的 分层现象 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状况原因 陆生:光照、温度;水生:光照、温度、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表现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的分 布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大多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 嵌分布意义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群落通过长期进化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能提高群落对自 然资源的利用率3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所示。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 ,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图 A甲和丙既 11、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 有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速度 缓慢 较快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自然群落演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常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质总量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稳定性更强。 (2)人为因素群落演替往往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不同。 同自然群落演替相比,人为因素群落演替经历时间短,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4 2015全国卷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 13、物方法步骤随机取样;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好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捕;公式计算:N/Mn/m(N个体总数,M初次捕获个体数,n再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中的标志个体数)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在实验室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注意事项在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选取样方;必须随机取样;样方内、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均计入调查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包括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三个操作环节;丰富度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