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选修三 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过关检测及答案内容摘要:
3、得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从而出现我国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人数剧增。 第 6题,“黄金周”来南京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最优吸引半径。 答案: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是我国著名“红色”旅游区。 据下表,完成第 78题。 红色旅游区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区(2005年)延安 北京、陕西、山西、河南、天津井冈山 江西、浙江、上海、福建、误的是()。 川广布,色”旅游地()。 义地处西部经济地带,交通闭塞,地区接待能力差,环境承载量小,延安和井冈山的客源抽样统计情况表明两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答案: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模和效益等方面解析:景区规划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为基 4、础;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为导向;以旅游审美原理为指导;景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提升景区的品位,扩大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上。 答案: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游客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曲线图,完成第1011题。 最新海量高中、 7001 100千米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东 亚市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 1 800千米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析:第 10题,距海南三亚 7001100千米范围内为广东。 第 11题,图中的虚线显示客流量累计。 答案:南近期引进一批实力型大 5、企业,在海南岛阳光东海岸,未来 5至 10年,将规划建设度假酒店百余个,总投资近千亿,目前已投入 107亿元,8 家五星级酒店已动工建设。 据此完成第 1213题。 适宜安排的旅游活动是()。 季观潮 )。 使海岸景观遭到破坏造成海水污染造成海水入侵造成过度城市化A. B. C. D.解析:第 12题,海滨地区夏季相对凉爽,最宜进行游泳、冲浪、潜海等亲水活动,这是由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决定的。 第 13题,大量的工程建设会破坏原生态环境,并会带来环境污染。 答案:确的是()。 游资源评价项目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两大项目。 答案:序正确的是()。 收集资料分类、初步评价确定等级A. B. C 6、. D.解析:收集资料;分类、初步评价;确定等级是正确的排序。 答案:合题(共 40分)16.(14分)2013 年 5月 3日,中国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宣传公益活动暨 2013中国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发布会在吉林召开。 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龙湾保护区的试验区内,是吉林省一处兼具森林风光、湿地风光、大山地貌优越特性的国家 41)根据上述材料,说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吉林省重点开发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的意义。 解析:第(1)题,结合当地实际,从游览价值、地理位置、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等角度进行作答。 第(2)题,重点开发龙湾群 8、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1)题,直接从图示获取。 第(2)题,评价旅游景观的开发主要从旅游景观的质量、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注意优势和不利条件的分析。 第(3)题,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可改善交通条件,但可能造成对景区自然景观的破坏。 答案:(1)溶洞、高山、佛塔、古民居、湖泊。 (2)优势:景观独特,游览价值大;集群状况好;种类多样,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备。 不利条件: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交通不便,通达性较差。 (3)提高景区、景点通达度;可能破坏景区的环境。 18.(14分)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目前,地中海地区每年吸引 9、约 5 000万游客,旅游收入高达 120亿美元。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每年地中海地区的旅游旺季是,请分析原因。 (2)据统计,现在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请解释原因。 (3)甲、乙同处地中海沿岸,旅游业却差异非常大。 请从经济背景、区域环境等角度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地中海地区夏季阳光充足,天气晴朗是旅游的最好季节。 第(2)题,要从客源数量和当地的接待能力等方面来分析。 第(3)题,甲、乙分别位于非洲和欧洲,经济状况差异大,社会状况亦不同。 答案:(1)夏季夏季炎热,阳光充足。 (2)区域经济发达,游客人数多;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便于游客出入境,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力大,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市场距离近。 (3)甲地比乙地经济落后,居民出游欲望低,社会治安状况差,政局动荡;阿拉伯民族开放程度不够。(鲁教版)地理选修三 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过关检测及答案
相关推荐
2、】A 4、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 n、u 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以纯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电极反应是 2e -=D电解结束,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 u 等阳极泥【答案】D 5、如图所示,X、Y、Q、W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W 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源的 装置的两个电极上都有单质生成且物质的量之比为
本概况的录相,由学生归纳得出: ( 1)日地平均距离。 (2)太阳的直径约为 140万千米。 (是地球的 109倍)(3)表面温度约 6000摄氏度。 (4)中心温度达 1500万摄氏度。 (5)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问题 1:你知道太 阳、月球、地球的位置关系吗。 问题 2:你能比较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大小吗。 问题 3:光每秒能行进 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 (约 8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我们知道能量不会“无中生有”地产生,那么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是从何而来。 有多少有用。 又流向何方呢。 (二)深入研究 研究能量的转化效率 1.轿车的能量流向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 开发新能源 能量转化与效率 机械效率、热机的效率 能源对社会的作用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举例: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聚合成氦核,同时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聚变反应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可发生,所以也叫热核反应。 氢弹――根据核聚变的原理制成。 威力比原子弹还大。 设疑:核能这么巨大,难道只能用于战争吗。 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核能的释放。 二、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 讲授:如果使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在可控制的条件下缓
能供应时间长久。 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 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 60 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永久性能源,所以太阳能的第 2个优点是: 板书: 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 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教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 怎样获取呢。 (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专门去寻找
建立核电站。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的作用就是控制链式反应。 如果链式反应不加控制 ,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就制成了原子弹。 教师:请同学们用上述的方法在百度图片中搜索“核电站的图片”,欣赏第一张原理图。 教师: 1945 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各投放一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请同学们在百度视频中搜索观看“广岛原爆纪录片”。 教师:中国人民热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