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第3课时25张ppt内容摘要:
[ 活学活用 ] 1 .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B .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C .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 , 也易发生取代反应 D .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 , 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B 中,例如 1 丁炔中所有碳原子就不在同一直线上,是折线形; C 中,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 D 中 , 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 , 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 回顾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学习 探究区 第 3课时 2 .炔烃与烯烃的特征反应均为加成反应,不同的是烯烃只有一步加成,而炔烃可以分两步加成,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条件使加成反应发生一步或两步。 请你用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制取聚氯乙烯树脂,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CH ≡ CH + HC l ―― →催化剂 △ CH 2 = = C HC l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 回顾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学习 探究区 第 3课时 探究点二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 .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 1) 石油中所含的元素主要是 和。 它主要是由各种 、 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一般石油中都不含有烯烃。 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石油产品。 ( 2)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 ,另有少量的 等。 天然气是高效清洁 ,也是重要的。 ( 3) 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煤通过 可获得 煤焦油,煤焦油通过分馏可获得各种芳香烃,煤还可以直接或间接。 碳 氢 烷烃 环烷烃 甲烷 乙烷、丙烷、丁烷 燃料 化工原料 干馏 液化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 回顾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学习 探究区 第 3课时 2 .填写下列表格 来源 条件 产品 石油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润滑油、石蜡等 催化裂化及裂解 轻质油、气态烯烃 催化重整 芳香烃 天然气 甲烷 煤 芳香烃 燃料油、化工原料 常压分馏 减压分馏 干馏 直接或间接液化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 回顾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学习 探究区 第 3课时 [ 归纳总结 ] ( 1) 石油分馏是 变化,煤的干馏是 变化。 ( 2) 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方法是。 物理 化学 分别滴加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 ,褪色的是裂化汽油、不褪色的是直馏汽油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 回顾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学习 探究区 第 3课时 [ 活学活用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石油中含有 C 5 ~ C 11 的烷烃 ,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 .含 C 18 以上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 .开采天然气 ( 主要成分是甲烷 ) 应做到安全规范的操作。第二章第一节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第3课时25张ppt
相关推荐
,离丌开自己早年在农村生活癿熏陶,那些淳朴善良癿村民们让作者领略了真正癿人性乊美,完善了作者癿人格,成就了作者癿文学上癿真善美。 ,这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文学是灯”为题的,作者是如何通过她个人的文学经历来表达这一主题的。 作者是五十年代出生癿,她在无书可读癿日子里读到了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癿书,她又在高中毕业乊后自愿到乡村当了四年癿农民,这些经历使她慢慢懂得了有一盏文学乊灯在引领着她癿生活
4、。 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避免有声阅读、手指铅笔导读、逐字阅读、回看、边读边翻译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找到物品价格,订正。 23带领学生朗读这段广告。 帮助部分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 24活动:让学生 4 人一组,模拟组织一次商店的特卖和购物活动,并填写 4 买卖记录。 25指导学生仿照 3a,根据刚才特卖的情况和记录,为 特卖商店写一份有特的广告,5 句话左右。
法 注意: 温度计要插于反应物的 中央 位置 温度要控制在 200℃ ~300℃ 之间 须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浓 H2SO4与乙醇的体积比为 3: 1 例: 实验室制取 乙烯 时,由于温度过高而使混合溶液炭化,导致反应产生 SO2和 CO2等杂质气体,试用下图所给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验证混合气体含有 SO2和 CO2气体杂质。
人类的眼并不完美,如果角膜、晶状体在某一角度的弧度较弯,另一些角度较扁平,光线则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 视觉形成过程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视觉。 (角膜炎 、 青光眼 、 白内障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脱落 、 视神经萎缩等。 ) 近几年,高中生近视患病率持续上升, 2020年上海市 16— 18岁人群,近视率高达 %。 看不见,看不清,就意味着与世隔绝了。
解析 】 平均速度 . 设总位移为 s,则总时间 t= . 则 . 【 答案 】 23 13 v = st 23 sv 1 +13 sv 2 v =st =s23 sv 1 +13 sv 2=3v 1 v 2v 1 + 2v 2 3v 1 v 2v 1 + 2v 2 【 评析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平均速度公式中,哪一段位移和哪一段时间的对应关系
石):防止暴沸 ②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反应温度 只能用排水法 (3)收集: 物理性质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和乙醇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 燃烧 : 明亮火焰,产生黑烟 点燃 C2H4(g) + 3O2 (g) → 2CO2 (g) + 2H2O (l) +1411kJ ②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键长 键能 1010m 1010m C=C 哪个更活泼。 (2)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