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下家庭装潢说甲醛2内容摘要:
CnH2nO 写出乙二醛与 O2的反应方程式 练习 1、对乙醛叙述正确的是 A、看成- CH3和- CHO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B、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 C、具有还原性 D、工业上大量用于制乙醇 下列用于检验有 机物中醛基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新制的氢氧化铜 C、银氨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最好用下面哪种试剂洗涤: A、稀硝酸并微热 B、乙醛溶液 C、烧碱溶液 D、 30%的氨水 下列有机物在反应中被氧化的是: A、 CH2=CH2转化成 CH3CH3 B 、 CH3CH2OH转化成CH3CHO C、 CH3CHO转化成 CH3CH2OH D、 CH3CHO转化成CH3COOH 在 2HCHO+NaOH(浓) HCOONa+CH3OH反应中,关于 HCHO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被氧化 B、只被还原 C、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D、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写出乙醛跟:( 1)银氨溶液 ( 2)新制氢氧化铜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乙醛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此反应属于: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O CH3 C CH CH2 CH2 C CH C H CH3 CH3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为: 请设计实验证明存在碳碳双键。 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Cu(OH)2)使醛基氧化。 然后再用酸性 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使酸性 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五:甲醛( 蚁醛 ) 结构 性质 : 与乙醛相似 H C O H 平面结构 •甲醛 又称蚁醛 , 英文名称是 Formaldehyde,化学式为 CH2O, 分子质量为 , 密度为, 熔点 92℃ , 沸点 ℃ , 爆炸界限是 773%。 易溶于水和乙醇 , 40%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 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具有防腐作用 , 通常被用来固定病理标本及动物标本等。 不同点: 常温下 甲醛 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 甲醛中有。沪科版化学高二下家庭装潢说甲醛2
相关推荐
乙醇的置换反应:断 键; 乙醇的消去反应:断 键; 乙醇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断 键;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断 键; 乙醇在发生下列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 C C H H H H H H O ① ② ④ ③ ① ② ④ ② ① ③ 乙醇完全燃烧:断 键。 所有 分子间脱水:断 键 ① ②答: 与- OH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 H才能被催化氧化。 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醇都能被催化氧化。 是否都能
5、大题共 4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 x 1,则 的值为_1x 1案1解析 x 1, x1x i, 2201536712, 712 221x 1x)(1) 22知复数 z(52i) 2(则 答案21解析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及复数的概念由题意 z(52i) 225252i(2i) 22120i,其实部为 z a a,虚部为 数 z2) 28i 均为纯虚数
代替水) : CaC2+2H2O C2H2↑+Ca(OH)2 +127KJ :“固 — 液不加热”装置(氢气装置) :排水集气法 ( 1)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 改用广口瓶和长颈漏斗 原因: Ca( OH) 2微溶于水 , 使漏斗管道堵塞 , 液体不能回流; 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不易散发 , 会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 2) 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 目的:减缓反应速度 ,
燃烧 ③银镜反应(生成羧酸盐) ⑤能使 KMnO溴水褪色。 ④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羧酸) + 2Cu(OH)2 Δ + Cu2O↓ + 2H2O CH3CHO CH3COOH + 2[Ag(NH3)2]OH +2Ag↓ + 3NH3+ H2O 水浴 CH3CHO CH3COONH4 思考:如何鉴别乙醇、乙酸、乙醛三种溶液。 RCH2OH 氧化 RCHO 氧化 RCOOH 还原 羧酸 醇 醛
1、1要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先作出图形的 _,在对称轴的一侧设计一个图形,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 _画出另一半2设计轴对称图形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 _,更要善于将简单图形组成复杂图形对称轴性质简单图形设计轴对称图案1 (4分 )小华将一张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 , 他利用所得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通过图形变换构成了下列四个图形 , 这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4分
4、, a1), x0,不满足题意,排除 B;若 f(x) f( x)e x xR,不满足题意,排除 C,故选 空题9函数 y2 x1 的导数为_答案6 x4解析 y(2 (3 (4 x)6 x曲线 y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 2x y10,则点 答案( e, 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求导公式及导数的几何意义, y yln x1,设P( x y10, y|x x0ln 2, e,将y xe, 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