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版高三化学醛1内容摘要:
• 应用: ( 1)检验醛基的存在 ( 2)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乙醛能否被 强氧化剂 氧化呢 ?? d. 被 酸性 KMnO4溶液、酸性 K2Cr2O7溶液溴水 等 强氧化剂氧化 常用的氧化剂: 银氨溶液、新制的 Cu( OH) O 酸性 KMnO4溶液、酸性 K2Cr2O7溶液 溴水 等。 甲醛( 蚁醛) 结构式: 甲醛中有 2个活泼氢 可被氧化。 分子式 : CH2O 结构简式 : H—CHO 物理性质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气体, 易 溶于水 应用 : 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其水溶液( 福尔马林 )有杀菌和防腐能力。 工业上 主要用于制造 酚醛树脂 以及多种有机化合物等。 H H C O 化学性质: ( 1)加成反应 (还原反应 ) HCHO+H2 → CH3OH Ni ( 2)氧化反应 HCHO+O2 → CO2+H2O 点燃 2HCHO+O2 → 2HCOOH 催化剂 或 : HCHO+O2 → H— O— C— O— H O 催化剂 ( H2CO3) 注: 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等, 若水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 H— C— H O H— O— C— O— H O。 1mol甲醛最多可以还原得到多少 m o l Ag。 即: H2CO3 CO2↑+ 2Cu2O↓+5H2O HCHO+4Cu(OH)2 △ 写出 甲醛 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HO+4Ag(NH3)2OH 水浴 ( NH4) 2CO3+4Ag↓+6NH3+2H2O 注 :由于甲醛分子相当于含有 2个醛基 ,所以 1mol甲醛 发 生银镜反应时最多可生成 4molAg 1mol甲醛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最多可生成 2molCu2O 化学性质 ( 1)和 H2加成被 还原 成醇 ( 2) 氧化 反应 a. 燃烧 b. 催化氧化成羧酸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 、银镜反应 Ⅱ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 使酸性 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小结:醛类的化学性质 C O H R 还原反应: 加氢 或 失氧 氧化反应: 加氧 或 失氢 有机的氧化还原反应 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实验,取 1mol/L的 CuSO4溶液2mL和 ,在一个试管中混合加入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上科版高三化学醛1
相关推荐
( ) . 下列溶剂能溶解单质溴和碘,但不能把溴和碘从溴水和碘水中提取出来的是 ( ) 光 500℃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 H2+Cl2=====2HCl HCl稳定 Br2 高温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I2 高温、持 H2+I2======2HI HI很不稳定 续加热
3、A 144 种故选 46六个停车位置,有 3 辆汽车需要停放,若要使三个空位连在一起,则停放的方法数为()AA B6CA D答案A解析把 3 个空位看作一个元素与 3 辆汽车共 4 个元素全排列故选 个人站成一排,甲、乙、丙 3 个人不能都站在一起的排法种数为()A720 B144C576 D684答案C解析“不能都站在一起”与“都站在一起”是对立事件,由间接法可得A A A 4二
① N2O5 = N2O3 + O2 ( 慢 ) ② N2O3 = NO2 + NO (快) ③ 2NO + O2 = 2NO2 (快) 52 ONkc例 : C(s) + O2(g) = CO2(g) 22 OOkpkc 【 例 】 已知反应 aA + bB = C 在某温度下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求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 k。 起始浓度 (molL1) 编号 cA cB 初速
子,用还原剂法难以使它们从化合物中还原出 来,而用电解法。 [例 ] 2NaCl(熔融) → 2Na + Cl2 2Al2O3(熔融) → 4Al + 3O2 Na3AlF6: 冰晶石,作用助熔剂,用来 降低 Al2O3的熔点 几种金属的治炼: 钾 : KCl(l) + Na(l) → K(g) + NaCl(l) 钛 : TiO2+2C +2Cl2 → TiCl 4 + 2CO
3、) rxr,r2,则 1) 2C 0, a2 x)5 x1,得 6已知 C 2C 2 2C 2 729,则 C C C 的值等于()0n 1n 2n n 1n 3n 54 B32 C63 D31解析:由已知(12) n3 n729,解得 n C C C C C n 5n 16 36 56262答案:空题7如图是一个类似杨辉三角的递推式,则第 3356571111791822189解析
4、词。 建议:本节借用实物和进行对话来展现出单词。 操作:教师可拿实物带领学生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感知生单词。 T:s Do :I t ts a (教师强调)让学生进行类似对话,弄清本课所有物品的英语名称。 让学生跟读目标词汇,并加入升降调。 学生观察图片,完成 1a 的任务,二人一组核对答案并向全班汇报。 1b)目的:训练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物品所有者的信息。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