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挥笔写了“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两句话。 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后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不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 有人用脚也写得比你好,去看看吧。 ”第二天,柳公权一进京城就看见一棵大树下,一位无臂老人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字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大家阵阵喝彩。 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收他为徒,老人为柳公权写下“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几句话。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于心,从此发奋练字,终于成特点: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盛大欢 4、(一)互动探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 据说,宋朝人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 我们的课本中,就有大量宋体字,你看它们与颜柳的书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课本第 39 页)【探究二】结合你课外了解的知识,猜猜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谁。 (课本第 41 页)(二)思维拓展 莫高窟出现在西北地区的原因有哪些。 五、到唐朝,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C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0 世纪 20 年代被美国人华尔纳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珍贵文物,它体现了高超的雕塑技艺与宗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里的“宗教”是指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 6、自哪里吗。 为什么这里会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2)这些彩塑与前代相比有哪些不同。 六、学后反思我小结:参考答案: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探究一】答案 略。 (回答本题,可以从都是方块字,且结构严谨、平稳端庄、大小均衡等方面来考虑)【探究二】答案 杨贵妃。 (二)思维拓展答案 莫高窟出现在西北地区的原因:(1)是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 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加快,使得一些少数民族能在边陲塞地发展文化,莫高窟的开凿就始于前秦时期。 (2)敦煌处于隋唐两朝的发迹之地,两朝都把河西当作“中国之心腹”,故对当地文化予以大力培植。 (3)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隋唐时中外交流频繁,过往客商密集,中西文 8、吴道子是唐朝画家,所以应排除。 故答案为 C。 概括了隋唐时期乐舞的特点;在分析乐舞的创新时表述错误,应该是西域传统舞蹈对唐朝乐舞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舞等唐代著名乐舞与唐太宗、唐玄宗有密切联系;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唐代乐舞与时代的关系,即艺术成就体现社会发展的现实。 因此,本题选 C 项。 本题主要考查识图、分析能力。 敦煌壁画画面主要表现了佛教故事,这反映了隋唐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的情况。 因此答案为 D。 本题为读图题,因图画选自课外,所以,解答此题首先应仔细观察图片,抓住特征,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另外还可结合文字提示“唐壁画”、“唐三彩”,再结合课本可知,本组图画出自敦煌莫高窟,其他问题可依次作答。 【答案】 (1)出自敦煌莫高窟。 原因: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藏大量的壁画、彩塑,它不仅是艺术品,同时也是历史画卷,包罗万象,因此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2)不同:它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特点,人物形象也更丰满。(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