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7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课件3内容摘要:
化碳 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工降雨 制造云雾 冷藏食品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根据图片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 根据图片二氧化碳的吸收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这张图反映的是什么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阅读 P120121了解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 现在人们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向蔬菜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完成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哪些属于化合反应。 哪些属于分解反应。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稀盐酸大理石紫色石蕊试液A B C 某学生用上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 ) 装置 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2) 烧杯 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的蜡烛先熄灭, 说明 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的性质。 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 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 ( ) A、带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带入一杯水 C、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 D、带入。20xx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7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课件3
相关推荐
2、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
讨论: 用水灭火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对吗。 不对。 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不是降低着火点。 缓慢氧化 :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缓慢的, 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包括 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两种 燃烧和缓慢氧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剧烈程度不同 联系:都是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动植物的呼吸 食物的腐烂
2、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自学 2:自学课本 “思考 3”,了解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的性质(5 分钟)如图,ABC 关于直线 称,点 A,B ,C分别是点 A,B,C 的对称点(1)设 对称轴于点 P,将ABC 沿 叠后,点 A 与点 A重合,则有A B C,A,90 度(2)线段 关系为 直平分线段 总结归纳
000400050006000天津 山东 甘肃 重庆 广东 广西我国各地区(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人均水量 单位 /m3 自然原因 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 缺水的原因 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 ) 水污染严重 森林破坏严重 赤潮: 是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发生赤潮时,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减少或隔绝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使大量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 二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分式151分式15分数到分式1了解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一、自学指导自学 1:自学课本 28 页,掌握分式的概念,完成填空(5 分钟)总结归纳:一般地,如果 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 B
液分离)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⑴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⑵ 过滤器的制作 : 步骤: ; ;。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⑶ 过滤操作要领 :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一贴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二低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三靠 注意: 1. 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 2.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 3.